【摘要】课堂提问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关键的方式,是当堂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课堂语言功不可没。所以教师的提问艺术与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大脑劳动的效果”。同样课堂,同样的教学方法,常常因为语言艺术不同,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千差万别。由此可见,老师们的语言表达技艺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重视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老师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提问艺术
一、精心设计问题、有的放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必须依靠老师巧妙的设疑、深入的分析、层层的引导,才可以让学生消除困惑、抓住重点、攻破难点,并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针对课文中的重点或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做到问题紧扣重点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有的放矢,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我提问: “对于我平生写下的第一首诗,父亲和母亲的评价各是什么?同样一首诗,父母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评价呢?”我让学生就这个问题深读课文,并进行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很多同学都觉得父亲太过于严厉了,而且还有点不近人情。于是我让学生深入真读课文,找出写出描写爸爸的句子并加以仔细体会,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母亲的评价是基于“巴迪”会写诗这件事的本身,是感性的。而父亲的评价是基于诗的质量,是理性的。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评价所代表的“慈祥的爱”和“严厉的爱”都是对孩子的爱,只不过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这样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家的把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富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板地、一味地教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去“索取”知识。所以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同时紧紧围绕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切中要害之处,让学生能独立思考,更好地进行深入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我直接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展开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呢?文章哪些句子写出这对父子很“了不起”?通过这样设问,让学生带着深入地阅读文章,教师适当点拔,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文章 的内家。再如我有教学《军神》一课时,我抓住了问题: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朗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能抓住课文的中心,感受到刘伯承那钢铁般的意志。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教育重点为线,把提问连串接到关键点上,切实达到“问一句而牵动全篇”的效果。
三、面向全体、难易适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既能喂饱优等生这个小群体,又能兼顾中等生和差生。提问太易,激不起他们的好奇心;提问太难,又高不可攀,导致思维出现“卡壳”,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只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多元化的问题,才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豪感,树立自信,并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例如,我们在讲解《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我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花生有什么好处?2.花生的果实和其他的果实有什么不同?3.从父亲的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好了。
四、找准时机、抓住文章发射点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士问得巧,而愚者则问得笨。”在课堂中的提问,老师如果能够抓住时间,正确恰当地设问,就能够启迪学生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以良好的养成,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问的设计目的并非要学生回答了什么,而是要有所启发,能引领学生进入思维中去遨游、去探究,才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思维训练。
在《老人与海鸥》一课上,当学生们在了解到了老死亡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悲鸣声声而不愿离去的情景之后,教师们抛出了难题:“假如当时你就在老现场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内心会做何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绪万千,仿佛真的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就会知道:他们体会到海鸥的灵性和情义,体会到老年对海鸥无私奉献的关怀,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体会到“大爱”所能带来的奇迹,也感受到了老人善待万物的美好心灵。尽管答案并非惟一的,不过同学们却能够从多种视角去思索与感受,于是老年人的形象就在孩子眼中崇高而丰满了,而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感情又深深地扎根在了孩子的心里。针对发散点所提出的问题,就能够很好地训练了孩子们发散思维,从而丰富了孩子的认知,同时也为深入了解老人下文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优秀的课堂提问是小学教师课堂技能的主要体现。讲课过程中要安排得适当合理,具有一定艺术技巧上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促进学生把基础知识转变为语文素养能力练习的进程,是进一步发挥学生思维,保障和改善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对各种教学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形成有自己的特色、切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康计永.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下旬,20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