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政策不断推行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将美术教学课程作为基础载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综合材料,并对装饰画等作品加以完善,使学生的美术审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型。通过丰富学生装饰画创作种类,充分开拓学生的发展视野,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小学阶段学生创造能力得以加强。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教学;综合材料;装饰画
在装饰画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会将多种学科进行融合,形成综合类的艺术教学模式,其题材具有丰富性,涵盖了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可以将其渗透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材料,奠定学生的审美内涵。
一、分析装饰画的美术教育功能
结合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模式予以分析,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会衍生出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在无法保障课程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情况下,所设置的美术课程体系,与小学阶段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之间并不具备紧密联系,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相互脱离,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具备爱玩、好动的天性,若在单一化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装饰画教学阶段,能够借助图画和手工相互结合的形式,突出趣味性、多样性、综合性等多方面的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创作艺术,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促进学生创造水平有效提升。
二、不同材料的运用和效果
(一)木质材料拼贴法
在装饰画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小学美术课堂这一基础载体,在使用木质材料时,可以为拼贴画等作业的开展提供支持。对于常见的拼贴木质材料来说,通常是以木片、木屑、树叶、树皮、铅笔屑以及火柴杆为主。
由于上述材料的颜色具有丰富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形成微妙的变化趋势。若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木质材料,对装饰画面进行装饰,所形成的装饰效果具备独特性质,并且能够彰显出艺术质感。
(二)油画棒与水彩及撒盐画法
在分析画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蜡笔或者油画棒等工具,设置所需要的纸面大小,并为绘画环节提供支持,借助多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对画面进行涂抹。
对于纸张来说,由于沾了大量的油脂等物质,所以颜料在后续应用过程中,无法充分附着于画质的油脂部位,所呈现出的轮廓更加清晰,能够形成独特的展示效果。对于撒盐画法来说,需要在使用颜料的过程中,将其加入一定的水量,保障水分加入的充足性。
再将该类颜料涂抹于纸上,在颜料涂抹工序完成之后,借助精盐、肥皂粉等物质,将其撒在所绘制完成的图形当中。当该类材料被水完全融化之后,所形成的画面具备透明、晶莹的感觉,尽管画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干燥,但仍然能够彰显出湿润的感觉。
(三)立粉凹凸法
在引导学生设计草图的过程中,可以打造相应的文样,对文样的轮廓线条进行标明。在使用白色颜料时,应确保颜料具备粘稠状,在将其堆置于画上。
在第一层颜料完全变干之后,再堆着第二层、第三层……直到颜料能够呈现出浮雕状,所形成的颜料展示效果具备立体性,从而形成凹凸的形式。
此时,需要从轮廓的内部区域入手,对文样的色彩进行填注。对于该类画面来说,所形成的效果具有立体感,并且能够具备鲜明的色彩展示效果。
(四)玻璃涂色转印法
在使用玻璃等材料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在保障安全性的情况下,对玻璃进行平放,并确保玻璃干净、整洁。在稀释饮料的过程中,可以将其放置于玻璃的表面位置,使其能够形成自动流动形式。
在水和颜料尚未完全融合时,将纸张覆盖于玻璃的表面位置,从而完成拓印等任务。对于玻璃上的水和颜料来说,由于具备流动性,所以在拓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图案具备抽象性。
图案的形状更加趣味、生动,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所形成的拓印效果具有差异性,且装饰过程中,呈现出了随意性的特点,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年画、挂历时装设计
在传统节日长久化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了年画、挂历等传统物件,且图案具备丰富性和多样性,所形成的品种相对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旧年画和旧挂历进行收集,并以“服装设计”为主题,引导学生举办时装秀等活动。
此时,可以借助石子、花布、易拉罐等美术资源,辅助学生时装设计任务的开展,所形成的装饰艺术品具备趣味性,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意识。
(六)泡沫塑料浮雕装饰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泡沫塑料等综合材料为装饰画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对于泡沫装饰材料来说,其自身质量相对较轻,且质地具有软弱的特点,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借助小刀、小锯等工具,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使其随意对泡沫进行切割或者撤销。在泡沫材料的作用下,所形成的装饰画具备洁白、软弱的感觉。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浮雕装饰任务,需要在引导学生设计图案时,避免图案形式具有复杂性,应确保所形成的轮廓具有简洁性的特点,为学生的雕刻环节提供便利性支持。
待学生确定图样之后,需要在复写纸等工具的作用下,将其印制于泡沫板上,并及时对多余的部分予以去除,基于细致化的雕刻形式,完成相应的雕刻任务。
在砂纸等工具的作用下,对雕刻图形的棱角位置予以磨平处理,或者可以从浮雕的表面区域出发,对其进行着色,采用仿铜、仿石的处理形式,形成更加独特浮雕装饰。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对装饰画教学式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综合材料。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想,创造相对应的装饰画作品,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艺娟.浅谈小学美术综合材料装饰画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21(9):1-2.
[2]钱龙玉.综合材料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