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初探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提高课堂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针对在核心素养下开展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展开了探究,从核心素养的体现,建模教学的意义,建模教学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建模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是各阶段学生通过某个特定学科或具体的学习领域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的能够体现出该学科根本特征的关键成就。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自2000年来一直在进行, 力求通过化学学科教育的实践, 实现从旧有的重学科知识、知识结构、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向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模式转变,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落实。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

我国2018年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新课标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凝练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五个方面。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中化学实施建模教学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知识建构过程。学习者在习得知识时,总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筛选。采用科学建模思想就是帮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筛选,进行有效学习。同时,结构化的知识便于记忆、概括理解,有助于解决问题。

我们通过对已有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概括提炼,构建化学模型,并且应用模型发掘、验证和解决新的化学问题的方法称为化学模型方法。我们的化学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前人所构建的一个个化学模型和怎样构建化学模型的思想,以使学生能运用化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三、高中化学实施建模教学的策略

“模型认知”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学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组成要素,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建立的认知模型,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化学现象,并解释相应出现的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建模思想这一认知工具恰好把化学问题或知识高度浓缩,使知识或问题以结构或形象表达的形式存在人脑中,因此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运用建模思想,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主要方法有网络图、概念图、对比图。网络图是指将相关内容通过某种关系进行连接而形成网络。如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单质→氧化物→水化物→盐的模式构建网络图,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有机化学学习中,对烃的衍生物可以按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方式构建网络图。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这三个概念,学生易混淆,可以利用概念图厘清三个概念的范围,芳香族化合物含苯环即可;芳香烃含苯环,仅含碳氢两种元素;苯的同系物含一个苯环,侧链是烷基。很清楚地理解苯的同系物是芳香烃的一部分,而芳香烃又是芳香族化合物的一部分,对比图是指将相近、相似或相关概念利用图表进行对比。例如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系物等概念进行对比;原电池、电解池;电离、电镀、电解概念对比等。

(二)构建理论模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基本理论揭示了化学现象、性质和结构的本质联系,对其他化学知识具有指导作用。理论教学模型的实施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如《盐类的水解》教学中,很多学生从固有的“酸、碱、盐”概念出发认为盐都是呈中性的,设置学生实验,用PH试纸分别测定氯化钠、硫酸铝、氯化铵、醋酸钠、碳酸钠溶液的PH。结果五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和学生的固有思维发生了碰撞,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形成盐的酸、碱类型角度分析,通过探究、分析得到结论:弱酸强碱生成的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生成的盐,其水溶液呈酸性;强酸强碱生成的盐,其水溶液呈中性。这样学生就建立起了“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的理论模型。

(三)降低建模难度,循序渐进

化学建模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逐步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化学建模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起点要低,形式应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在高一阶段训练学生建立解题模式,如多步反应对应关系式法、差值法、电子守恒法、不等式法、极限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高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建立问题解决模型,如建立化建群解决化学问题、平衡类解题模型研究等,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学会思考、发现、研究。在高三阶段培养学生创建化学规律(经验),如有机物结构判断的经验规律、有机物燃烧规律的研究等,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化学建模教学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红.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研究与实践[D]. 西南大学, 2020.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