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学习者为本”是着眼于学生发挥作用的主要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只有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才能在很多方面得到满足,才能扮演教师的角色。最直接的实施方式就是:学生可以同等参与课堂练习。师生沟通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特有的认识,尊重学生的情感。参与式学习提倡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的机会,分享智慧和经验。第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式也有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种多样性原理。
【关键词】掌握能力;混合式学习;学习重心;知识管理;独立性
近年来,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媒体小学生“热参与”现象日益明显。孰是孰非,讨论日盛。研究调查发现抖音APP以自由选择交流、提供创造空间、获得愉悦体验迎合了儿童内在游戏精神的需求,但沉溺期间也容易使儿童丧失自我控制力、僵化其思维、削弱其创造性,在传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的大环境下,小学生去接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十分困难。第一,在“考纲”的大规模框架下,要对学生具有某一项学习能力的熟练程度有一个统一要求。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需要,将学生掌握该项能力所需的知识均等地教给他们。第二,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的学科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面的互动和实时实践的环境。但是,小学生传统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判断标准是教师的个人经验,因为课时有限,限制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相应个别指导。因此,小学生传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应接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利用电脑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扩大教学场所。基于网络的小学生进行个人学习指导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具有明显的优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去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让同学们利用网络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弥补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筛选网络信息,让混合式学习助力学生成长。我国教育经历着无数次的改变与成长,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断创新发展,让学生积极快乐地投入学习与生活。
一、学习逐步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起点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自我效力的独立个体。教师有助于学生确立既满足自己的条件又刺激他们最大可能的学习目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第二,在课前选修教材,教师应讲授与实际生活的衔接,注重教学与生活相关,重点关注该知识的适用性、实用性和文化材料;课堂上,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动员学生,在语言解说、文章提示、活动开展过程中给学生多感官刺激,在课后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共享相关教学资源,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探究未知的兴趣。最后,教师不仅要改善学生的智能,还要注意学生在身体上、社会上和情感上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表明,人的学习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连续、复杂和自然的。当学习者处于相互支持环境中时,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改善。基于这个理论,教师要加强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提供一个表达交流的平台。使各种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性格特性、文化背景等使学生能够学习、讨论、对话、反映和评价。
二、把信息转化为对学生有利的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模型成为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如何将信息转化为对学生有利的知识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了许多与学生的链接。很多教师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传递知识的单向过程,把自己作为知识的载体来思考,把学生作为知识容器来“吸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所以他们机械地接受知识,但他们缺少的是个人经验,美好的情感和独立的能力,这将会让不同的学生走向不同的道路。在这种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过时的教学方法被废除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学习过程应该是借助现有经验的帮助,对新信息进行积极认知信息处理的过程。
(二)深度探寻,让孩子在课堂拥有“自我意识”
学生自主探寻学习的过程是发现、探索、解决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发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也培养他们在沟通、表达和沟通方面的能力。因此,整个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常常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习课文,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真正的查询学习应该从“吸收、记忆和再现”的传统学习模式转变为“探索、变化和创造”的学习模式。应借助信息技术环境的帮助,注意教育的有效性和互动。通过在线教学,虽然不能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但可以展示学生的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开阔思维视野。
新课程明确地提出了三维模板即要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基于知识库和纪律的面向学生的开发。它真正整合了知识、能力和态度,反映了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实现三维目标,还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精彩的人生经历。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容量相对有限,所以在学习了文本内容之后,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编辑教科书。教科书的内容总是受到限制。网络独特的吸纳知识、释放知识的功能,完全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拓展知识的广阔背景,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比课本内容更多的知识。
【本文系河北省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短视频软件的使用对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0113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梁蓓,黄海君,毛诗怡.小学生“热参与”短视频社交媒体现象的归因及对策研究 ——以抖音为例[J].长江丛刊,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