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问题导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和反思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教学实践和反思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研员,要时刻注意研读课程标准,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文章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站在问题导学的角度上,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反思

引言

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思政学科,对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意义重大。为此,教研员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指导教师完成教学实践和反思,深化德育效果。

一、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正确指导教师的教学

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是指导任课教师教学,为此,教研员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教学,保证指导工作的正确性。

首先,精准研读课程标准,从中明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在法治教育中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新课标定义)。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内容上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融合了法治教育、品德教育、规则教育、爱国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教师结合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社会,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其次,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因此,在问题导学方面,教研员也需要指导教师从这个方面入手,利用问题引导,使学生逐渐成长为有爱心、责任心,且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同时,新课程理念还强调了学生的现实可能和发展,要求教研员指导教师从德育的实效性出发,实现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

最后,从课程标准中解读课程设计思路,对教师的问题导学进行指导。教研员要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遵纪守法的态度。在能力方法上则需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在知识方面则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常识。抓住“无语并举”关键词,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评价教师的问题预设,指导教师充分备课

在问题导学背景下,教研员需要评价教师的问题预设,指导教师充分备课,以此保证教师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符合教材内容。

例如,针对《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这一节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决定采取问题导学法,并完成了问题预设,具体有父母为我们操心的事有哪些?父母不为我们操心行吗?教研员及时评价了教师问题预设中的问题,这一节的教学宗旨是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父母在孕育自己过程中的辛苦,从而在生活中可以体谅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积极回报父母,从教学目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节的教学核心在于感受父母的艰难,在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的同时,感受亲情的宝贵之处,由此可见,教师设计的问题出现了一定偏差。

三、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积极反思

在教师利用问题导学法完成教学以后,教研员要及时和教师沟通,了解并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积极反思。

例如,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在教研员的指导下采取了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在课下,教研员引导教师进行了积极反思。首先,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就提出了问题:我们身边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是怎样完成运输工作的呢?顺利引出了“交通”话题。同时,教研员也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教师留给学生讨论得时间太长,使整个问题导入环节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之后的教学比较紧迫,需要教师改进;其次,在教授新课过程中,教师从家乡的交通入手,设计了关于家乡交通的问题,但没有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导致学生的智慧发挥不充分;最后,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教师进行了积极反思,完善了教学笔记,在之后的教学中会注意规避这些问题,深化问题导学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问题导学背景下,教研员要加强课标分析,明确课程性质和教学宗旨。同时,教研员还要评价教师的问题预设,指导教师充分备课。最后,教师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积极反思,以此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艳.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反思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11):22-23.

[2]杨青,王颖.基于数据反馈的问题解决式教学实践——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反思”教学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8):58-6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