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古代议论性散文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的促进策略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的主要文体,也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存在论点不明确、结构不清晰、逻辑混乱等问题。高中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议论性散文,教师可以以这些文章为蓝本,从中心论点、谋篇布局、论证手法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古代议论性散文

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的主要文体,也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存在论点不明确、结构不清晰、逻辑混乱等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核心素养。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鉴古代议论性散文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论证手法丰富等优点,将其与议论文写作融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一、古代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劝学》《师说》《六国论》《过秦论》等经典的古代议论性散文,这些散文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一)内容广泛。有阐述一家学说的,如《兼爱》《劝学》等;有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如《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阿房宫赋》《六国论》等;有君臣对议,建言献策的,如《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等。这些文章题材广泛,现实意识性强。(二)观点鲜明。有开篇直接摆明中心论点的,如《劝学》《师说》《五代史伶官传序》《六国论》等;有先比兴后引出中心观点的,如《谏太宗十思疏》;也有在结尾收束全文,画龙点睛的,如《阿房宫赋》《过秦论》等。无论哪种,作者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三)结构清晰。这些文章,无一例外呈现了从中心观点到分论点,或从现象到本质剖析的行文思路,脉络清晰。(四)论证手法丰富,语言纯熟。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手法在这些文章中有非常好的体现,且语言上,或对偶,或排比,或骈散结合,或长短交织,文从字顺,无滞涩呆板之感,诸多文言成为千古佳句。

二、古代议论性散文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的促进策略

(一)明确中心论点

毫无疑问,议论文都是由论点、论据与论证这三大要素组成。这三大要素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却经常处理不好。因为把握不好中心论点导致文章主题不明显、结构混乱者大有人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特别引导学生把握好写作中心的问题。如学习《六国论》时,其中心论点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围绕这个论点展开相关议论。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围绕“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带领学生归纳总结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一论点,展开相关议论的。因为思维导图具有清晰化、逻辑化、形象化等特点,让学生在处理文章中心和文章结构时有更明确的方向。其它的文章如《谏逐客书》《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教师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不断强化学生以明确的中心观点带动谋篇布局的构思,避免出现跑题等不良写作问题。

(二)学会谋篇布局

日常写作中,很多学生存在无逻辑、结构混乱等问题,而结构是一篇议论文的谋篇布局,就如同常说的只有胸中有竹,才能够画出更为完美的竹子,写议论文同样也是如此。如若没有做好全篇的谋篇布局,文章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毫无逻辑。为了引导学生写作时能够合理谋篇布局,教师就可以从典型的一些篇目入手,深入揣摩古代名家的谋篇布局。如《劝学》这篇文章,逻辑清晰结构明确,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后,对学习的意义进行分析,随后又分析了学习的作用,最后指明了学习的一些方法,这几个模块之间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却又层次分明,是十分典型的纵向展开议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这样的谋篇布局,对时评文的写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同学们提出一个议论主题,让学生设想一下,自己会从哪几个方面出发展开议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掌握论证方法

理清了中心论点与文章结构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论点进行论证。如若论证不充分,就会出现写作者观点牵强的问题,使得读者读不懂读不通。在古代议论性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手法进行论证。例如,在《师说》这篇文章当中,就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师”的对比。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鲜明突出的对比,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也恰如其分地表明了作者的褒贬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其它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比喻论证、《过秦论》中的假设论证、《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引用论证等,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揣摩、概括、归纳,并在实践中去灵活运用,使议论文的表达更形象生动,内容更充实,论证更有说服力。

总而言之,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主要是发散性思维,这就决定了这种文体结构灵活,能散得开,能收得拢,跌宕起伏,绝对不至于陷入呆板的结构形式之中,能体现灵活自由的思维特点,教师就要积极借助古代议论性散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雒贞,吴晓棠.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散文化现象分析[J].文学教育(下),2022(04):131-133.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