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会背景
中学生因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男女感情、家庭矛盾引发心理抑郁问题,出现了用玻璃、刀片、圆规划伤身体或写遗书、锁起来、上高楼、坐上阳台等伤害生命、轻生的现象,这种不尊重和热爱生命的现象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
校园内,抑郁轻生群体集聚,网络上诸如“鹿道森自杀”、“寻亲无果刘学州自杀”等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持续热度引发部分抑郁少年的共鸣,加上高中身本身的认知偏差,让伤害生命、轻生这种排解压力的错误方式被错误科普。
二、班会目标
1.通过腰塞气球系鞋带和喝葡萄糖水的游戏,模拟妈妈哺育生命的艰辛,了解生命源来不易。
2.通过填写生命愿望清单,感受生命的美好,通过删减生命的活动,学会尊重与珍惜生命。
3.通过聆听、观看李开复、余秀华、欧阳淑余的故事,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用乐观坚强勇敢的精神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短暂的困难,热爱和发展自己独特的生命。
三、课前准备
教师购买气球,制作打印“生命愿望清单”,学生填写“生命愿望清单”。生命愿望单设计:1.人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你最重要的愿望是什么?(1-2个)2.请回忆“你过往的岁月是否实现了这些愿望”。
四、班会过程
(一)有苦有甜,生命源来不易
邀请4位外套宽松的同学上台,把提前充好气的气球塞进外套,最短的时间内系好鞋且气球不爆破的同学胜利,胜利的同学获得一小杯“糖水饮料”。
互动分享:胜利的同学分享获胜和喝糖水的感受。
教师总结:恭喜我们成功闯关,如期长大,生命源来不易,珍惜父母爱的,也请地珍惜我们顽强的生命。
【设计意图】皮亚杰说“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本环节通过激发起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真切感受生命来之不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好好珍惜生命。
(二)一路生花,畅想生命愿望
教师导入:美国2007年上演的电影《遗愿清单》讲述了两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机缘巧合之下相识结为好友,二人决定在余下的日子里,完成他们生命遗愿的故事。现在请大家在“生命愿望清单”上写下你人生不同时期的愿望,稍后邀请两位同学上台分享。
互动分享:大家童年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愿望的一刻你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总结: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像一张白纸来到人世间,而我认为有了期许和愿望,生命的旅程就不会单调了,而是变的丰富多彩。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无论你实现或没有实现,过往的愿望都成了过去式,但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设计意图】从人生视角,憧憬生命的美好。
(三)穿越未来,假若生命删减
教师导入:人生处处充满意外,下面我们分阶段来看看大家的愿望,以及在这个阶段我们可能遇到的意外。
首先是老年时期的愿望,大家的愿望是“健康、有财富、生儿育女,开个小卖部养老.......”,真是令人向往的退休生活,但是意外出现了,52岁那年,由于工作繁荣、熬夜过度,你不幸感染上淋巴癌,化疗极其痛苦,你选择大量吞下某种药物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停滞在了中年,你不能经历老年时光了,请你删去老年及老年想要实现的愿望。
再来看中年时期的愿望,是“买车买房有存款、事业稳定、到处旅游、看几杯场演唱会、环球旅行.......”
最后来看青年时期的愿望,大家的愿望是“考驾照、考大学、白手起家、当法务、老师、医生、律师、去澳大利亚,买房子,年薪30万,遇到她结婚生孩子......”多么朝气蓬勃的青年呀,此时意外出现了,18岁那年,你生了一场奇怪的病,像霍金一样肌肉萎缩,高位瘫痪,看着同学们活泼自在,你感到人生一片灰暗,夜夜流泪,在绝望中你选择溺水结束自己的生命,放弃了经历青年的时光,请你删去青年以及青年想要实现的愿望。
问题互动:你愿意不断删减自己生命的历程吗?在删减自己生命历程中,你的感受是?在生命删减模拟中,你最不想离去哪个阶段?
【设计意图】近距离体验死亡,在实现愿望和结束生命的冲突中作出选择,愿望越美好,生命越珍贵,思考的延伸点在于,怎么样才能死而无憾,如果遇到可能令自己主动结束生命的人生遭遇,该如何做出选择。
(四)余生有爱,相守生命恒长
教师导入:同学们的分享我感同身受,我和你们一样不愿意删减自己的生命,最不愿意离开的也是当下,但是呢,人生充满偶然、戏剧,再强烈的愿望也阻挡不了意外的出现,当意外出现那一刻,你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你会怎么做呢,我们来了解三个人的人生故事后,你再告诉我你的答案。
第一位是创新工场董事长,曾任谷歌副总裁的李开复;第二位是著名女诗人余秀华;第三位是我们学校的师姐。
互动分享:并不是每个勇敢、乐观、坚强的人都成功的,对于那些人你会不会觉得这些精神品质不过是鸡汤,并没有什么用呢?
老师总结:感谢同学们的分享,你们比老师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今天的班会就要结束了。 祝同学们一路生花,余生有爱!
【设计意图】人物选材与环节三情境对应,由远及近,学生参与程度循序递进:从李开复的听、到余秀华的诵到欧阳淑余的谈感想,学习他们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生观,并懂得有美好、有挫折、有困难,才叫人生,最后的音乐和小诗再次升华主题。
五、班会效果反思
本节课具有以下特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做游戏、说愿望、删愿望、谈感受,每个环节围绕学生活动进行;层次丰富,升华充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顿悟”和“破防”的效果;情感基调波澜起伏,经历了欢快、欢乐、低沉到更低沉,最后引起了学生的触动和反思。
学生湿润的眼眶、有力的发言可见他们与老师共同融入了活动中,对生命、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尤其懂得珍惜生命的美好,用乐观坚强和勇敢的武器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亟待本次班会能让脆弱同学长出翅膀,让坚强的同学更加强韧,用心活过,才不枉费人世间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