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静下心来,才能品出味道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在这个一切都讲求“速度”的时代,很多学生静不下心来读散文,即使任务化地去读,也只感兴趣其中所写的趣事,很难理解其中的人文情怀。而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正确的阅读心理,深入而准确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怀是一个具体而丰富的话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课堂上如何高效准确解读现代散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散文教学;阅读心理;中学生素质;阅读习惯;语文综合素质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没那么高,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高质量地领会文章的信息,必须优化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阅读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走进散文灵魂

在这个一切都讲求“速度”的时代,很多学生静不下心来读散文,即使任务化地去读,也只感兴趣其中所写的趣事,很难理解其中的人文情怀。学生初读一篇作品后,头脑中大多形成以直觉感知为主的印象,“联想”是这个阶段心理活动的主要形式。“联想”流向与阅读者的知识、经历储备有关。高中学生读作品时则大多会联想自己看到的相似文章并加以比较,形成或褒或贬的直觉性评价,从而容易产生“满足感”这种心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已经熟悉了作品内容,把握了中心意思,因而容易获得“我全懂了”的内心体验而产生满足感。而一旦这种满足感产生,实际上会阻碍他进一步去深究文章所要深层表达的东西而停留在自己所认为的层面,从而产生偏差。

针对这样的阅读心理,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其实,最简单的一招就是要求学生读完文章,画出每段中能表达作者情感或意图的文字,再通过对全文的梳理,全面地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应该避免对一篇文章做自己的心理预设,根据自己已有的一些经验来“联想”。在初读获取直觉感知的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某种朦胧的问题情境,教师成功的“突破”,会促使问题情境转化为“问题”,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了应当研究哪些问题的同时,也就帮助他们摆脱了朦胧心理状态的困扰,把阅读导入正确、明晰的方向。

例如我在教《拣麦穗》这一课时,在分析小火柿子的象征意义时,大家都畅所欲言。有的说象征着老汉身上具有的美好善良的品质,有的说象征着大雁对老汉的真诚的思念。在我的多次引导下,才有一个同学说,象征着作者心中不灭的梦想和追求,即对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淳朴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在初分析文章的时候,要打破学生的惯有思维,要让他们思考起来,而不是一味追求答题技巧而忽略了文章的内涵。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仔细揣摩体会,尤其要重点关注形容词、动词等,避免主观臆想造成的偏差。

记得在《沙田山居》的课堂上,我以文中描写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从某个词、色彩、感官视角、修辞手法、画面、意境、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就分析修辞手法这个角度,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了;但从画面意境这些角度赏析时,我的尽可能深入浅出的引导并没有收到很多学生的积极热烈的回应,我看到他们睁大眼睛瞅着我,似乎有几分理解,但始终没有说出几个恰当的词语,奇怪的是每一句学生都能联系到文中抒发的浓浓的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怀。很显然,这是貌似熟悉掌握了套路而并非正真体会了作者的深情。直到我再用一些时间对句中的形容词、动词分别举例剖析之后,学生才领会到了作者的真意。

二、教师做好教学文本解读,真正落实“教什么”

我曾经也像很多一线老师一样,由于缺少“教学文本意识”,备课多半搬用一般文本解读的现成结论,将“教参”“教师用书”或专家学者的作品照单全收,很少考虑到教材、教师与教学对象之间多重的复杂关系,曾一度在散文教学方面陷入了困惑。要从根本上提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教师教学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那如何提升?

从面向一般读者的文章作品进入语文教材,从文本变为课本,直接面对学生读者,文本还是那个文本,而解读却多了两个角度:学生的和教师的。解读的价值取向,不但是要正确读出文本的原有信息,同时还要能够读出如何正确阅读信息的“信息”,有学者称为“言语智慧”。若能够注意及此,教师面对一般的文本解读就会有所取舍,就会根据“学情”更实际、更精细地考虑教学目标,确定更有效的教学内容。我们不少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读了专家的文本解读,分析鉴赏能力提高了,可是一旦到了备课的环节,需要考虑在教学层面操作时,却又感到为难。原因也许是没有做好第二遍的“解读”,即进入课程的“教学文本解读”。这种解读,必须以正确的“一般文本解读”为基础,而且需要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主观因素的加入,使得经过“教学筛滤”的文本解读,有着从“教”与“学”切入的深度与广度,更具体生动地体现文本、学生、教师节三方互动而创生的解读语境。这样,每一篇课文和每一节课真正应该“教什么”,就能有效地落到实处。

在这个一切都讲求高速度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品读一篇现代散文显得很难得。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正确的阅读心理,深入而准确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怀显得尤为重要。总之,在现代散文教学中,哪怕是多花一点时间,我们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不能只是从教师自己的经验感受出发来判断讲解的重点,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程度和阅读心理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加强阅读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漓江出版社,201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