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人类从古至今凝聚出来的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逐渐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标准渗透到教学中来,努力地优化自己的课堂,通过自己的教学体现出学生们的听课效率、上课热情以及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对于学生们综合能力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并具备着良好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在当今新课程背景的教学环境下,老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老师们要知道,尤其在高中阶段,孩子正经历青春期的变化,如果有错误的学习方法进入到了孩子的生活中,那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是老师也要让学生们能够理性地接受数学,要知道数学是一个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任何事都要面对的产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坎坷,应该是正常而又合理的。老师也应该以鼓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们面对数学这门课程。
一、以思维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设置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们去主动地思考,就比如说,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按照一个问题是另一个问题的前提,或者是某一关键性问题的指导思想的思路。这一个问题又是另一个问题的继续思考,或者是深入解析。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们在课堂感受知识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听课逻辑性。
打个比方说,数学老师在教授几何图形的公式推导以及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从一维开始,一维空间是一条直线,在向量部分我们接触过基底向量这个概念,类比一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我们可以知道,只要给出这条直线上的任何一个向量,然后老师再引出公式,这个公式为该一维空间任意一向量。接着再进一步讲授二维空间。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二维空间的基底向量有两个。我们只需要有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就可以通过这两个向量的线性组合,表示出这个二维平面的任何一个向量。之后再递进三维空间,通过提出三维空间需要几个基底向量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空间。然后讲解仅仅需要三个就可以表示出空间的任何一个向量。我们可以从平面直角坐标系类推到三维的直角坐标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x轴,y轴的单位向量,该二维平面的任意一个单位向量都可以以公式的形式推导出来,其中(x,y)为向量的坐标,那么依此类推,三维空间的话,我们分别取x轴,y轴,z轴的单位向量,那么该空间内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以表示出来。
二、帮助学生们揭秘数学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数学其实掌握了其思维就掌握了其精髓,所以在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先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的运算原理,要让他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对学生们在日后的实践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有的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往往都是直观的思维占据他们的主导思维。大部分教育学家认为,思维主要是从动作开始的,想让学生们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过渡,就一定要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技能。但数学知识技能是需要一座桥梁所连接的,这个桥梁就是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思维。
打个比方说,在教授学生们数学相关内容时,可以将抽象的原理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真正原理。这样也为学生们日后学习奠定了更加形象生动的基础。在培养高中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要让高中生们在计算中提高发现其原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们形成一种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需要教师们多加用心,积极探索的。教师们要形成一套更加高效、具体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理解
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深入了解教材中学生们的易错内容,再将教材上的这些问题转化一下讲给学生们。这种将教学内容转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们轻松地走入课堂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自己不懂的知识,这样的方法不仅在高中阶段对学生有益,甚至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喜爱学习喜爱听课的习惯,从而减轻其课业压力。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去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们了解知识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材上那些抽象、难懂、死板、无聊的知识点内容,可以具体、有趣、生动、形象地体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学生们的脑海中,让学生们喜欢去了解知识、探索知识、触碰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这一门实用性学科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比重都是非常大的。教师们在高中的教学期间,向学生们不断他去渗透有关数学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老师们要切记,绝不可将公式生搬硬套地传输给学生们。老师们一定要采取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其不断的融入到高中生们的思维中。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的益处远远要大于盲目的做题。所以教师们要不断进步,不断地寻找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尹勇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2020(11).
[2]袁媛.如何加强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8).
[3]杨金选.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
[4]丁浩.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的创新运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