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提出了立德树人理念,强调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助力学生思想三观的正确构建。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旨在以学生的健全人格、完备意识培养为统领,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班主任只有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有助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班级管理工作复杂,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所以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硬性管理的思路,结合学生的差异,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案,用心管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如果可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管理效率与质量,则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传统的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没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班级管理的效率也受到影响。有鉴于此,初中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团结的、有趣的班集体,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的充分提高。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初中生对班主任都存在畏惧心理,初中班主任一直以严厉的形象出现,所以学生自然而然会疏远班主任,不愿意和班主任交流和沟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初中班主任传达信息大多都是以“命令”的口吻,学生被动执行“命令”。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受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方式的影响,为了能有效管理初中生,大多数初中班主任都会把自己作为班级的主体而保持严肃的态度,以高姿态与初中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跟学生产生距离感,很难真正融入学生中间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因此,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一直保持着神秘感,导致班主任与初中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严重阻碍初中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导致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流于表面。
(二)学生具有逆反心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较为剧烈,这也给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阻力。初初中生年龄多在13~16周岁之间,有较强的叛逆性,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有诸多的不适应,对新的知识和生活环境也充满了好奇,并且更易受社会影响。有的学生集体观念较差,处于心理发展期,思想逐渐独立,不容易接受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的批评,甚至有反抗心理,这就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比较大的阻力。
二、完善初中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初中生的心理管理
班主任是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在辅助初中生完成学习计划的同时还要帮助初中生规范学习、生活纪律并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了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在提高初中生文化成绩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和建设初中生的心理,摒弃高姿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方式,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制订更详细和全面的心理管理方案,增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面对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的初中生,班主任更要有耐心和细心对初中生进行心理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更坚强的内心世界、正确积极面对问题,在情绪受到影响波动的时候能保持冷静和镇定。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在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而情绪波动时,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简单进行运动来抒发情绪,或讲解自身实际经历来排解内心的情绪,或课前为学生播放舒缓安静的音乐使学生的心态得以平缓,进而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二)合理处理班级问题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面对的问题错综复杂,班主任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正确处理犯错的学生。学生违纪不是好事,而班主任要理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思想特征,正面、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对不同的犯错学生,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学生违纪的时候要写说明书,让学生自我反省,有助于给学生预留反思的时间,也能针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处理问题的时候可采取民主表决的方法,处罚学生时可将难题交给学生,实施民主式的处罚,让学生认识到处理的公正,更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在批评以及引导违纪学生时,也要注重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主动积极地进行引导以及劝解。班主任要给学生一面镜子,让学生借鉴,犯错的学生处在客体身份时能更认真地审视自己。让学生有一面镜子,有对比的坐标,才能有助于学生自省。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班级活动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秉承着“开展班级活动,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的班级管理理念,例如,笔者利用了信息技术视听结合的优势,为学生播放了“开学第一课”的视频内容,在视频中涉及到很多团结友爱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为学生引入了班级活动游戏,即在班级中摆放一个凳子,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站立在凳子上,学生只能够互相帮助、相互搀扶,这样才可以完成既定的目标。实践证明,构建信息技术课堂或者开展班级趣味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促进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
结论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且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在管理班级中采用科学的策略,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班级管理有策,而无定策,班主任需持续创新管理策略,提高在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才能切实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正华.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析[J].南北桥,2020(5):18.
[2]钟权.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