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创新德育模式,成就生命精彩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本着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全面提升当代小学生核心素养”再次把小学德育拉回到大家的视线。这既是教育的回归,更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回归。但是,时代的变化、德育对象、环境、方式的变化等都对小学德育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德育的全员化、全过程化、全方位化创新实践的梳理总结,以期为小学德育发展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创新方法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的突飞猛进等,当代的“零零后”小学生从见识、经历、思维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为德育带来了极大挑战。所以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全员配合,将德育渗透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从而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思想品格、做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创新德育模式,丰富社会激励教育

德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育的点便在于它是全社会都可以参与的,但是德育不是“指指点点”,更不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对他们进行评判。所以,从社会层面的德育来看,更多的是激励性、导向性的,也就是以各种方式告诉小学生什么样的观念、行为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价值标准的。这样做的的意义、价值、影响不言而喻,而且它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潜移默化之中。比如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公交车站的橱窗、道路的广告牌等显眼位置悬挂小学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智为的好榜样等等,这样的榜样从心理上来看距离学生近,可更好地给予学生正向引导。

同时,社会需要积极关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思想动态,并且举办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以进行激励。比如在国庆节,利用整个社会的节日氛围向学生宣传国史,以激发爱国情怀等等。德育与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德育的激励模式要真正实现其有效性,必须有的放矢。此外,由于现在媒体的发达,速度快、影响面广,因此可以借助新媒体对德育进行积极宣传,比如有学生在碰车后留下纸条主动要求赔偿的行为;有学生捡到手机、金钱等如数归还的行为等,都是值得表扬,整个社会对这些行为的表扬和鼓励会极大影响其他小学生,并形成替代性强化氛围。

二、创新德育模式,开展柔性德育教育

德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作为学生,一般只会学习他认可的东西,尤其是德育,相比其他学科性教育,它不是通过验算而来,也不是学生自己论证得出来的结果。它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展,既有传承又有摒弃,它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完成。所以,通过打造柔性德育氛围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与理解。一个柔声细语的老师通过其语言、表情等在与学生的对话、沟通中,构建一种更加轻柔、舒缓的节奏,更容易让德育逐渐渗透,并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德育的对象是犹如一张白纸的小学生,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所倡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会受到惩罚的。所以,教师要改变过去教和学相对立的思想和意识,因为在这种观念下,教师一味的“要求”只会让德育活动与基本目标相互背离。柔性教育模式也区别于灌输,它是教师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向孩子,呈现优良行为对学习习惯、性格品质、个人发展的促进。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开展因材施教的德育激励手段。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由于学生各自的成长环境、性格秉性等不同,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所以,教师在柔性教育模式下也要因材施教。

三、创新德育模式,活用线上互联网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去年突发的疫情让学习转到线上,网络已经渗透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网络,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德育已成为当下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对网络德育的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与引导,首先要教会学生辨别网络信息,树立起网络安全意识。其次,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当然并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寻找动态视频等,而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库,通过对各种引发道德讨论的事件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判断。最后,全社会需要打造文明的网络环境,而不是把它当作洪水猛兽。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学生打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四、创新德育模式,结合家庭无形教育

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双减”政策下,学生更多的回归家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多,也就是父母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父母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观等会给子女打上深深的烙印。父母的言行在无形中深深地影响着子女,这就需要父母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子女进行德育。一个不读书的父母怎么教育子女勤学习、爱思考;一个不做家务的父母怎么影响子女爱劳动、爱卫生;一个自私自利的父母怎么让子女乐于助人。反之,正直无私、忠诚守信、敬业好学的父母,则会在无形中教育着子女做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孝亲敬长。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着子女,子女的一言一行更是映照着父母,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并且在无形中对子女进行德育。

结束语

德育既贯穿学生的一生,也影响学生的一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德育,不仅仅是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实现德育水平的综合提高,从而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用心浇花花更艳,德育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不断优化、创新德育的方法,从而让德育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尹纳宇,张弘.ETDTA理念:任务驱动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设计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1).

[2]谢成娃.“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J].天津教育,2019(31):94-95.

[3]李锡锋.小学德育评价方法研究[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Z1):114.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