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思想政课深度教学探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浅层化、知识处理“碎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关键能力,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思想政课深度教学的新路径。精选教学情境、智用大概念教学、巧设教学议题是提升中学思想政课深度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课;深度教学;新路径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存在浅层化的现象,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程需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思想政治课必须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使学生从浅显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这也必然要求中学政治教师设计符合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新样态,即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立足于思政课主阵地开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教学研究,有利于切实提高育人实效。在深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中学政治教师可以通过精选教学情境、智用大概念教学、巧设教学议题来具体落实。

一、内在逻辑: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深度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深度教学在内在逻辑上有高度的一致性。从具体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强调通过课程的设置、教材内容的编写、围绕教材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深度教学强调通过深层次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对教材内容的认同,从而达到对社会、对国家的认同;通过师生的深度对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社会实践的开展培养学生适应真实生活的能力。从这个层面来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深度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二、重要路径: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思想政课深度教学新模式

(一)精选教学情境,提升育人实效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并不见之于孤立、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见之于能否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问题。”深度教学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符号背后意义的深层理解,教学情境的选择与设计需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知识与自身经验的链接,从而理解知识符号的文化价值,在知识符号转化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所以必须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当创设能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增强体验,帮助学生获得或唤起已有的经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多以文字、讲授教学为主,与实际生活内容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很难将课堂的知识点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深度教学模式中,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让课堂上的课堂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学习任务,将真实的、可感的情景融入教学设计中,帮助用生活经验衔接思想政治课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学生以往的实践活动可以作为教学情境设计的素材,但是由于中学生实践经验较少,这里理解的生活性不仅仅指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还指的是与学生生活比较紧密、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些事情。如在设计《生活与哲学》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个框题的时,笔者选取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身份证的推行的情境话题,从二代身份证到电子身份证来理解发展及其特点。围绕这个话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第一,人们为什么要去研发电子身份证?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会思考二代身份证的缺点、电子身份证的优点,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及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第二,人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研发电子身份证?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三,目前为什么电子身份证还没能普及?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高中生,哲学生活的知识本身比较难理解,所以笔者通过生活性的话题把知识符号与学生的经验进行链接,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如在学习“政治与法治”时,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真实情境素材,如创设选举班长情境、播放视频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视频、村委会换届选举。在真实情境问题情境中,学生从理论概念的学习走向了生活实际,实现了深度学习。

(二)智用大概念教学,培养关键能力

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课程性质上,高中思想政治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该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而且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见,高中政治学科体系的综合性、结构化特征很明显,该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一模块由若干单元组成,不同模块、不同单元之间有机联系。而当前中学政治教学存在“以落实孤立的知识点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上变成零敲碎打的“碎片化”教学现象。”这种教学培养不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学科“关键能力”,更培育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从新教材的内容来看,各个单元的知识点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因此,中学政治教师要改变将课本内容分割为若干互不相关的单一框架式教学的课堂上,改变学生只能被动陷入的消极学习状况。必须将教材多个单元知识点进行整合,需全面、系统地落实学科素养教育。在深度教学过程中需深入挖掘各个单元内容的共性,探索各模块知识点的统一性,设计学习单元框架,促进深度学习。如学习“政治与法治”时,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作为一条主线,将该模块的知识点整合成三个单元,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通过单元框架让学生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重要性。

(三)巧设教学议题,落实核心素养

在深度教学模式中,不仅要依托真实、复杂的情境创设学习任务,同时要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内容对学习任务的主题进行明确的设计,通过结构化处理,整理教学知识内容,精选议题活动,将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逻辑联系起来,有效地提升和激励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态度。除此之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议题进行思考,促进经验与旧知识的对接,通过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的理解中实现对新知的结构性理解。议题式教学是基于学科知识背景,通过特定情境设计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议题、解决议题,在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中并得出相关结论。议题式教学能够实现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锻炼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点上议题式教学与深度教学具有高度契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可以具体通过议题式教学实现深度教学。

比如在设计《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节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选取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情境,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为总议题,设置了四个篇章。篇章一,赏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篇章二,悟中华传统文化之境;篇章三,传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篇章四,行中华传统文化之理。围绕总议题设置了四个篇章、二个子议题。篇章一:赏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观看冬奥会开幕式视频,要求:在欣赏美的同时找到视频中呈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通过学生PK活动(你找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篇章二:悟中华传统文化之境,通过议题一进行重点突破,议题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在哪?小组合作探究两个问题:第一,分析冬奥会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背后蕴含的精神品质?第二,透过冬奥会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篇章三:传中华传统文化之魂,通过议题二进行难点突破,议题二:如何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小组合作探究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结合冬奥会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篇章四:行中华传统文化之理,通过学生谈感受进行情感价值观升华,议学提升谈谈: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如何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选择其中一项即可,如自强不息)。

三、使命担当:实现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思想政课深度教学的常态化

深度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素养,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有必要实现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思想政课深度教学的常态化。相比于传统教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教学对中学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学政治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中学政治教师需苦练本领,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指导教学活动,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陈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政治教师需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教学的常态化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与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与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助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思想政课深度教学的体系化、模式化、常态化。

综上所述,深度教学能够实现高中政治知识由零散的学习向整合、由表层到深层、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深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精选教学情境、智用大概念教学、巧设教学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从而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PTYB126)】

参考文献:

[1]夏良英.探究“层进式问题串”教学模式,演绎高中物理活力课堂[J].物理教师,2018(8):18-20.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姜根华,倪慧.思想导向型的问题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6):24.

[4]刘喜如.基于政治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4):84.

[5]王莹.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政课深度教学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3):83-84.

[6]林德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融合策略[J].名师在线,2022(9):3.

[7]陈盛芬.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深度学习探究[J].科学咨询,2019(3):2.

[8]王锦飞.核心素养培育视阈下的"深度学习"——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8(3):4.

[9]邢国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21(2):1.

[10]丘金华.如何挖掘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高考,2019(26):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