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迎接高考的挑战;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情况,让学生能够调节高中学习的压力,缓解高考带来的紧张情绪。因此,心理关怀对于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高中班主任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弯下身子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实际需求,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跨过高中之路。
【关键词】心理关怀;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探索
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了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心理年龄也更加成熟,尽管大多数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再加上对未来人生的迷茫,使得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人生规划不清晰,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高中班主任有责任主动关心学生的身心状况,利用心理关怀,既可以帮助学生疏解压力,排解烦恼;又可以完善班级管理工作,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尊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过去的高中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都是说一不二的形象,按照学校规定和自己的意思下发命令,很少考虑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意见。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与班主任沟通,对班主任存在躲避、害怕的情绪,不利于构建和谐、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新课标的影响下,高中班主任应该放下身段,积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利用心理关怀,给予学生适当的温暖,决定班级事务时,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犯错或者表现不佳时,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尊重学生的看法。只有合理应用心理关怀,才能够让高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心靠得更近,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比如,在高中阶段,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着考试失利的情况,有些学生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及时调整,针对考试失利的结果非常失望、难过;而有些学生则是因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分心,将注意力转移到游戏、电视、小说等娱乐项目之中。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高中班主任要采取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心理关怀方式,对待第一种学生,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改正学习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对待第二种学生,则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悉心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
二、团结协作,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个温馨、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同学之间不仅在学习方面可以相互扶持,在生活方面也可以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人际交往时,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班集体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高中班主任在打造班级氛围时,可以利用心理关怀,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满足学生的合理请求,增强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归属感,使班级管理更有成效。
比如,在班干部选取方面,班主任可以结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鼓励想当班干部,且有能力的学生积极表现自己,并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让全班学生共同决定班干部的人选,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想法。对于落选的学生,班主任也要及时给予其心理关怀,表扬他们积极参与、表现自己的勇气,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离不开班级文化的构建,教室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中最常接触的地方,其布置应该符合学生的想法和爱好。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时,可以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将布置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教室内张贴喜欢的励志名言,设计黑板报时,勾勒喜欢的动漫形象,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公身份。
三、科学评价,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但是仍然需要班主任给出科学的、综合的评价,根据班主任的评价,来指导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高中班主任在进行评价时,应该利用心理关怀,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丰富学生的评价要素,除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行、卫生、体育、审美、劳动等综合发展。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用心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利用评价的手段,鼓励学生发展优点,改正不足。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帮助,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问题。
比如,班级中的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是高中班主任最为头疼的问题。在改善后进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高中班主任应该花费更多的心里,首先利用心理关怀,寻找学生成绩不理想的真实原因,针对想学而学不好的学生,班主任要联系各科教师,为学生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有步骤、有信心地继续走下去;针对学习意愿不强的学生,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联系学生家长,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另外,在后进生的后续学习过程中,班主任也要联系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加强监督和关怀,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实践中,合理利用心理关怀,对于促进高中学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班主任在保证学生的校园安全的同时,也要确保学生在这一关键时期的心理需求,在管理班级工作中,坚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团结协作,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科学评价,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充分发挥心理关怀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洪德.心理关怀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200-201.
[2]谢伟鹏.关于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关怀的实施策略探讨[J].高考,2019(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