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遇到一些难以抉择的事情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和小学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保障班集体正常运转的关键,而若想保障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提高班级的凝聚力,那么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其就必须要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更利于班级管理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能否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班级,能使全班学生成为一个锐意进取的群体,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作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是由众多学生组成的一个集体,每一名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性格特点以及独有的价值观念。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实际上就是将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汇聚到一起,使这些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学生能够拥有集体荣誉感,能够拧成一股绳,班级管理对于班主任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所以班主任更要不忘初心,在正确的班级管理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一、转变教育理念,重视班集体建设
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因其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成长环境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因而不同学生在性格上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而若想打造出更为良好的班集体,就势必需要班主任的充分协调以及引领。所以,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其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则务必要充分落实好发展和团结等方面的重要理念,重视良好班集体的大力建设。在平日的工作之中,班主任需做到主动渗透集体理念,让小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分子,所以需努力融入班集体之中,这样才更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若发现某位学生在平日的学习或是现实生活之中遇到了困难,那么班主任不但要及时对他予以帮助,还需引导其他学生共同帮助这名学生,这样则可使得每名学生均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而在学生之间出现误会时,那么对于班主任而言,其也需进行认真的化解,要重视了解误会的产生原因,切不可对于学生采取严厉批评或是指责的态度,要使得学生在心理层面之上深刻认识到自身所产生的错误问题,这样才可促进其积极改正。而学生若是在学习层面之上获得了进步,那么不管此种进步程度是如何的,班主任都需予以其一定的肯定以及鼓励,让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到班集体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践活动
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同样也是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措施。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集体意识,还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所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方案,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班主任可以利用节假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我组织班级学生展开植树、护树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帮助市政工作人员将已经栽植好的树苗进行加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还能够深刻感受到植树活动之后的成就感。为了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还在班级内组织了关于劳动节的演讲比赛。当前社会背景下许多学生缺乏劳动意识,我组织以劳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一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二是想要借助这场活动来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劳动的本质,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
三、合理利用网络,增进与家长的交流
网络具有两面性,班主任教师既要看到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挑战,又要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信息传递便捷的特点,增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比如,教师可以组建 QQ 群或微信群,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文字、留言以及视频等多种方式与学生或家长进行交流。利用这种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能够让家长随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对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做的工作有着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赢得家长对班主任教师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起相互补充和相互配合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体化教育方式,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
四、用心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以良好师生关系为支撑,构建起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把控好全局,才有助于实现最终的管理目标。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班级总体的动态,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要有相应的了解和认识,并有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或避免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班主任工作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师生可以面对面谈心、聊天;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软件展开沟通。这些形式的沟通和交流都能拉近师生间的关系,班主任能迅速了解学生想法,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被尊重。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还要认真反思,用爱心育人,对待小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积极引导学生对当前阶段自己的行为、思想有一定的认识和反思,找出不足,不断改进。
结论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还应当明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坚持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开发,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形式多样且富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振.小学班主任管理技巧中语言艺术的应用研究[J].家长,2021(21):36-37.
[2]张晓曦.论沟通技巧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