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德育工作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核心组成部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走向正确的方向。本文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展开创新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低年级;基点延伸;知行合一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中小学德育纲要》提出了小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了小学德育目标:低年段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高年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综上所述,学校的德育核心工作是在小学阶段为小学生打下良好的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基础。也就是培养和牢固基本的良好操行,为小学生以后更好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可塑性,但也有习惯形成最为反复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文化知识,识字少,道理未明,绝大部分感知还是来自可视具象化的事物,是非辨别能力低。因此,小学低年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也是习惯养成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
据相关部门对我国小学的养成教育调查情况,普遍存在追求追求“高、大、全”的情况,导致小学德育工作有很大的弊端,没有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少年儿童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知行脱节。总的来说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小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康习惯没有真正养成起来或习惯不牢固。
“养成教育” 是一个品质是外化到内化,然后到行为外显的教育过程。老师把养成教育的目标通过语言、行动、媒体等手段具体化“外化”,学生接受信息后,通过训练培养“内化”成自己接受的知识,然后“内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也就是习惯外显。品质的外化到内化再到习惯外显三者有互为转化的促进关系。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很难长期地吸引低年级学生参与习惯养成的兴趣,如何从低年级及学生的特点去思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我校在养成教育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总结出一条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的特色经验——“基点延伸,知行合一”养成策略。经5年的不断实践改进,取得良好实效。
我们在养成教育研究探索过程中对大量的现行有效德育进行研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很有指导作用,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其中得到很多的启发。我们认为,养成教育就得从“低、小、近、细、实”抓起。“低”,就是起点要低 。起点低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要从最基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求抓起。“小”,就是教育要求的坡度要小(难度小,不要让学生失去信心,产生为难心理)。“近”,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小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做了就能见到效果的事情做起。“细”,就是要求要具体。对小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都应该是具体的,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实”,就是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养成策略中的“基点延伸”就是传承于“低、小、近、细”,从最基础的点开始养成,慢慢辐射到面。“知行合一”来源于“实”,重实践,提供实践平台将习惯付之于行来巩固。
我校的《“四个好习惯”评比活动方案》是“基点延伸,知行合一”养成策略的理论与践行有机结合的实践版本,是遵循养成教育的“低、小、近、细、实”升华实践。四个好习惯评比活动的内容完全从学生身边的的小事着手,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从而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它,乐于参与践行。
我校的《“四个好习惯”评比活动方案》针对小学低年级年龄特点,遵循习惯养成的从“低、小、近、细、实”抓起原则,统一有针对性地在“守规矩、讲安全、爱清洁、有礼貌”四方面重点对学生开展好习惯培养,力求将四个好习惯的基础点在学生心中生根,知行合一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本能应用,并以四个好习惯为基础以点带面良性发展影响其他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德智体美劳”都表现好才是好学生,才能评为学期星级学生的观念灌输给学生。期末评选学期星级学生时,要紧密联系每月的好习惯评比结果,对于表现比较差的学生不能因学习成绩好而评选为星级学生。
我校在实行《“四个好习惯”评比活动方案》过程中, 除了统一提供物质保障外,为了保证过程质量,学校层面坚持经常性的检查监督,把检查结果作为班主任的评优评先进的重要条件,这是我校“基点延伸,知行合一”养成策略成功取得成效的有力支撑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国教育报》1989(1).
[2]《中小学德育纲要》.国家教育部于2017.8.17
[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基〔2017〕8号)
[4]欧世洪.创新教育方式——试论小学德育的具体实施[J].艺术科,2015(22):195-196
[5]山东省高密市崇实小学马庆先.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J].发展导报,2014(20):144-146
[6]山东省高密市崇实小学马庆先.论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发展导报,2014(20):144-146.
[7]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徐颖,课程教育研究,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