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在教师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在初中教学中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素质,还能强化他们的思想品德,并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仍存在诸多缺陷,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相对低下,总体成效也不理想。所以,在进行中学德育工作时,教师必须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效率。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构建;初中班主任;德育建设;有效途径
引言
在中学教育中,班主任是教育的重要支柱,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学生们很容易就模仿班主任的行为,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和质量。
一、初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塑造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进行德育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其应有的关注。在初中教学中,大多数的班级管理都是以学业表现为主,将成绩放在第一位,严重忽视了德育教育,使得道德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而且,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成绩的重视,甚至还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这就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2)外部的社会环境并未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客户端不断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不良行为在社会上滋生,初中生通过网络接触到这些不好的事情,而对于那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就很容易会模仿那些行为,这对初中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难以有效进行。(3)道德教育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持,而教学过程又与学生的现实脱节。当前,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仅缺乏一些可供参考的教材,一些有效的实践指导,还缺乏一些实践经验,这些因素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当前的德育工作成效不佳。与此同时,在初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心理交流,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脱节,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二、在初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敏感、冲动、自尊强等都是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还可能会起到反面的效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班主任肩负着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任务,班主任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成长特征和教育需求,从实际生活出发,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针对性、有效性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指导、帮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通过强化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求知能力得到提升。
三、构建初中班主任管理德育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质量
就像课堂教学活动,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学生的情感认知出发,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发展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积极的与他们进行交流,取得其理解与信任,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激励,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平时的谈话中,教师要保持一种包容、谦让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听取他们的呼声,并合理考虑、采纳他们的意见。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鼓励、激励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与学生进行谈心活动,了解学生的烦恼、困惑等,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理想与追求,给学生答疑解惑。
(二)注重学生心态的调整,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积极的心理状态会让人形成一种积极的行为。良好的心态是是学生开展愉快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在心理上,学生的负面心理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负面的行为,从而导致某些负面的结果。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躁动期,既有自尊又有自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把握好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档案。
结语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不佳。作为一名中学的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认识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确保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静,尚丽丽,祝秋菊.网络时代背景下关于初中德育教学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139.
[2]唐文芳.浅析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136.
[3]欧健.中学整合式生态德育课程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