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教育改革的推行改变了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向,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语学科,其教学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能力的基础之上,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渗入教学过程中。而整本书阅读便成为实现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将分析整本书阅读对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作用,并立足于教学实践,对英语整本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从四个维度提出英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怎样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将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有助于英语拓展性教学的开展。
一、整本书阅读对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整本书阅读增加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体验,整本书阅读中含有大量英语母语者所用的地道短语和单词,是高中英语教材中所没有的,且题材与教材内容相比更加丰富多元,包含了科幻题材、政治题材、文化题材、军事题材、童话题材等,这些整本外文书籍不仅为高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与知识素材,还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
(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本完整的书籍具有完整与系统的结构框架,拥有完整与科学地表达逻辑和鲜明的写作特点,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英语思维逻辑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关键。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意愿,使学生爱上阅读,并能够自主阅读。即使同一主题的书目,受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写作风格、思维习惯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对比阅读,能够促使学生在剖析不同书目人物形象、动作描写、场景描写的过程中进行深度阅读。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
(一)增设课前导读环节,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受知识储备与思维习惯的影响,大部分高中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容易出现“碎片化”阅读趋势,在阅读过程中过度纠结生词与句式的含义,导致阅读效率低下,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阅读热情被逐渐消磨殆尽,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本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避免无效阅读将整本书阅读的功效发挥至最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前导读,导读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教师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课程学习完毕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推荐书目《Heidi》时,首先带领学生观察书目封面与扉页,从封面中推测书目主人公与类别,从扉页和前言中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与创作初衷,在学生大致了解完毕之后,再引导学生对书籍目录进行浏览,使学生模糊的故事框架变得清晰,组织学生尝试圈出目录中的关键词,如:“ALM-UNCLE”、“GRANDFATHER”、“GRANDMOTHER”、“TWO VISITS”、“NEW THINGS”等,以此使学生明晰每一篇章的梗概,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篇章,进行阅读,以此使学生对阅读书目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教授整本书阅读方法
通常一本完整的书籍,其主题中承载着作者的思维方式,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而这些恰巧能够作为营造良好语言环境氛围的工具。英语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应当围绕教学目标,以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意义为课堂实践活动的主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下不断深入到阅读文本的情境之中,由此收获情感体验,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以必修二推荐书目《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完作者经历、主要故事内容后,可以在课堂教学时以Chapter1-5为例,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在提炼1-5章主线时,应当立足于文本整体对各章节内容进行梳理,以“Santiago fishing ”为主线,设计以下的阅读任务:1.After reading, describe what Santiago is like in your eyes? 2.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emphasized that Santiago didn't catch fish for 82 days? 3.What fish did Santiago finally catch? 4.Santiago went fishing in the sea several times before he caught the marlin? 第一个任务的设计意图主要在于,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或者文字的总结,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把握文本中心人物的形象;第二个和第三个任务的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进行细致阅读,进入文本之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第四个任务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碎片化阅读完毕之后能够再以整体观念重新阅读一遍文本内容,完成碎片信息的整合,把握文本的大致情节变化,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对后续的文本内容产生兴趣,驱动学生继续阅读。在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将文本内容迁移至学生的生活场景之中,以“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Santiago? If it were you, what would you do when faced with such a dangerous situation? ”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连接,为知识的重构和情感的升华做好铺垫。
(三)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实现情感升华
在核心素养指向下开展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除了需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还需注重语言能力、应用能力的培育,引导学生积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输出,为学生在课堂搭建语言交流的开放性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设师生互动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增设生生交互环节,应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谈论阅读内容,实现自我意识的完整表达,能够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从多种视角进行阅读、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张力,心智更加成熟。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以积极的教学评价增加学生的阅读信心,以过程性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反思,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实现情感升华。
结合必修三的教学内容“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带领学生对配套同名译林翻版《Scientists who change the world》进行阅读,围绕“The convenience and harm brought by science to people.”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产生了如下的对话:
S1:I think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 such as QR code payment and online shopping, all thanks to Bell, the inventor of the telephone.
S2:B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no reason to despise the laws of n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ld not be a means to manipulate the laws of nature and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cloning.
S3:I agree with you, but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erfect, and there are examples of improv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 think we should tre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rrectly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再次回顾书目内容,寻找可用于辩论的素材,实现阅读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迁移;还能够使学生在辩论情境中增加阅读书目的情感体验,完成情感的升华,并在辩论过程中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同一论题进行论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知识储备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之中,掌握自主性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落实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爱上阅读,并能够自主完成英语整本书阅读,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静芳.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实践探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2020(7):1-5.
[2]薛莉琳.探索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J].天津教育,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