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兴趣可以使教师被动的教变成轻松地引导,使学生背着包袱被动地学,变成轻松愉快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还可以增加教师亲和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兴趣;有效方法

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历史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学习、爱学习呢?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课堂导语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新课导入一般只需一两分钟,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词,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内部大有文章。创设一定情境是引起学生注意的基本方法,而导语是创设学习情境的一种方式,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尤其是一段能反映当时班级情况的导语,会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勾起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渴望探究,所以导入新课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例如:在必修一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这一课,根据上课铃声响了但有些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些同学喜欢上课讲话、聊天、玩手机游戏扰乱课堂秩序,假如他们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雅典,我们可以如何用合法的手段维护学生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呢?这些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有预习的学生很快就可以答出,可以使用“陶片放逐法”将那些对民主、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的人流放出去。而没有预习的学生,觉得这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那应该如何行使自己合法的权利呢?学生的兴趣被挑动了,就不知不觉地自主学习了。

又如,在导入第5课时,学生刚刚接触爱琴文明,对古希腊不了解。如何在短短时期内用形象的方式既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又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考虑到北京奥运结束刚不久,学生都基本观看了开幕式,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导入这节新课的时候,播放了2004年雅典奥运开幕式的精华之前,提示学生:“同学们注意了,在观看雅典奥运开幕式的时候,你观察到哪些古希腊的文化元素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观看开幕式2分钟后,学生都踊跃发言,而且也能言之有物,能掌握这些课涉及的知识。

所以一节课的导语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一段好的导语,就象催化剂一样,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象红烛一样,燃烧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象巨石一样激起学生心湖探究的千层浪!

二、营造教学情境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合理创造情境会帮助学生增加情感体验,会激活学生的情绪,想象、思维和情感,从而去感悟历史。通过情境的创设,会帮助学生划出一条学习轨迹,即“历史情境——情绪体验——感悟历史的真谛”。例如,学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运用《联合国飘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假如你是1971年代表我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的外交使节,你能看到什么?此时你有哪些感想?再用图片:《乔的大笑》创设情增,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你能看到什么?此时,你有哪些感想?将问题与历史场景有机结合,学生被这些历史场景深深感染,在问题的引导下,会积极主动沿着“历史场景——情绪体验——感悟历史的真谛”这一学习轨迹,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有多种手段。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影视片断创设情境,音乐创设情境,情绪感染创设情境,实物创设情境,图片创设情境等等。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手段无法经常利用,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实用而且我们可常使用的是情绪感染创设情境和图片创设情境。情绪感染就是靠我们的激情,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用到位的肢体动作,用丰富的表情等等,去再现历史人物的感受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等,从而将学生引入到历史场景中去,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来体味历史,自然而然学生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图片创设情境是我们随时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每一册教材中,都有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果用心琢磨的话,就可以利用这些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一节生动活泼的课堂,例如《圣雄甘地》一课中,“甘地主义”的理论性很强,只是靠文字和语言,让学生去评价“甘地主义”无疑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但书中却有一幅图片——《甘地带动大家学习纺纱》,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阅读图片,结合教材回答所设计的问题:从该图片上你可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甘地领导的手纺车运动?你认为“甘地主义”有什么局限?论从史出,这样学生就会通过从图片上看到的手工纺织的真实历史场景,很容易认识到:甘地排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阻碍了印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血有肉,学生也感觉到学习历史是很有味道的。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