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形成法律意识。问题导向法以具体问题为核心,学生在问题指引下,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关键词】问题导向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
问题导向法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整个环节,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预习、导入、教学和总结。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逐步培养问题意识,敢于大胆提问,能产生自己的思考,有自己对政治、生活等事件的看法和思想。同时,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下被动学习的习惯,思维原点得到有效刺激,从而主动学习、探索和发现。
一、问题导向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适应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理念,教师开展教学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联系在一起,最终更好地指导实践,引导成长。基于此,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采用问题导向法,可以让学生直面实践问题,在自我探索中提升综合素养。
(二)遵循道德与法治学科规律
问题导向教学法更适合道德与法治学科自身的规律,相比其他学科而言,道德与法治具有更强的现实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个人道德修养提升,二是基础的法律常识。可以说,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综合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教师采用问题导向法,可以帮助学生用具体的实践问题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优化教学成效。
二、问题导向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教师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结合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预习环节往往只是简单地看教科书,这种预习形式难以收到相应的成效。因此,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开展预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公民基本权利”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理论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权利,它与学生在学校中选举班干部、参与班级讨论有何不同。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实践性问题,让学生设计一份居委会大会的会议章程。第三个问题是讨论性问题,让学生组队讨论在生活中有哪些权利被侵犯的行为,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在三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对该章节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入理解。
(二)通过问题情境开展课前导入
有效的课前导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前导入中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开展。例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基本政治制度”一章节时,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播放一段实践性短片,在短片中,两个学生是好朋友,但他们来自不同民族,一个是汉族一个是回族,回族的学生拒绝吃猪肉,有一些不同的民族服饰等,这两个不同民族的学生是如何做好朋友的呢?教师在放完短片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视频中的同学,你将怎么处理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个视频中的现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和思考的共鸣。教师通过视频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趣味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的切入点,为后续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的教学奠定基础。
(三)教师设置议题实行集体讨论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教师不宜开展灌输式教学,而是应该多采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例如,教师在教学“公民义务”一章节时,可以在班上举行讨论会,让学生事先查阅资料,教师对学生要分享的内容进行分组,如分为公民的家庭义务、社会义务、经济义务、政治义务等,学生以分享的内容分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讨论会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为何要履行义务。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热情迅速提升,推动教学成效的优化。
(四)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总结和复习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完一个章节之后,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并在总结和复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考虑到教学的时间和条件,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应该多样化。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建立答疑群,让学生在群里提出问题,学生共同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讨论无法解决的,教师再进行针对化答疑。以此,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能让学生更乐意提问。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时可以采用问题导向法,将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提升综合素养。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以借助导学案落实预习环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课前导入,借助议题讨论深入教学。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等方法,引导学生自行开展提问。
参考文献:
[1]章敏.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1(28):26-27.
[2]董海凤.情景互溶、思行合一——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J].求学,2021(35):5-6.
[3]索南加措.浅谈问题导向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0(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