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德育教育越来越被学生家长所关注。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科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德育价值理念,逐步打造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应结合农村小学特点,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家庭劳动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小学;德育教育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二十一天的时间,家庭能够为小学生提供适量的、全面的劳动参与事项,这是学校所没有的实践条件。而且现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优越,没有吃过生活的苦,教师通过强化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其能力、提升自我独立性。同时通过多元化德育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体力的付出、困难的克服、手脑结合的实践,让孩子从中收获成就感,形成独立自主、坚毅自信的品质,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综合性教育。

一、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双减”政策的提出切实关注到了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和时代紧迫性,而从小学阶段就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则是学生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也是从学生整体发展观出发而给出的基础性教育教学。由此看来,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就促使教师优化教学方案,注重课堂教学互动、学生参与问答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

(二)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在素质化教育的新形势下,“双减”政策表面上是对学生过度作业量的减少、对课外辅导机构的规范管理,而实际上是重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并要求深入探索学生的思想、行为、身心上的发展情况。学生面对巨大的考试压力,这让学生只关注重点学科,致使学生忽视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因而导致很多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同时,以分数高低作为学生唯一的评价标准,导致有时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问题也会因成绩不错而被忽略。而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入手,转变其学习观念,把德育知识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来对待。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养成自主学习、深度探索学习习惯,以帮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二、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立足“双减”背景、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对小学道德法治课堂提出了生活化、互动化、情境化的要求。“双减”政策能够促使教师把德育与心育教学相结合,以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双减”政策是今年来国家重点推行的教学政策,有助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提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教学与学习的主动性,让教师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双方都能主动去探索如何更加优质地开展学习,实现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最大程度地显示出教学效果,将课程目标圆满地实现。

(二)实施家庭服务性劳动教育常态化教育模式

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点滴教育中逐渐培养和发展的,现代的小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总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不劳而获的价值观,社会上一度流传着读书无用论、网红一夜暴富等不良的思想,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和大环境带给小学生的认知,是无需通过辛苦的劳动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物质生活。劳动教育能够让其意识到劳动在人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意义,要从家庭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与伟大、劳动的创造性与生活的关系。看似简单的劳动,带给学生的却是正确的劳动观、成长中的价值观,是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比如在家庭中坚持每日让小学生自己整理书桌、书包,睡前检查自己明日所需要的文具、衣物等,培养的是小学生从小对自己负责、独立自主生活的良好习惯,奠定的是以后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

(三)实施多元化、创新式德育教育方式,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方面,新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一致,都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新形势下通过对学生过量作业的减少、对不必要课外辅导的剔除,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拥有健康的身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中小学生面临繁重的课后作业、各式各样的校外培训班,不管是否有必要、学生是否需要,家长在大环境下的对学生升学的焦虑整体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生的心里也建立了一种唯分数论的错误价值观。因而,教师应以德育教育为契机,结合新形势下“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向课堂要效益、向教学内容要实效性。进而打造多元化、高效化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解放其学习思维。

总之,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展开深入研究。教师应把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育因素的融入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并结合心育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宝珊.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J].读写算,2021(33):49-50.

[2]黄坚.基于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价值与途径探索[J].考试周刊,2019(22):18.

[3]黄颂文.论在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工作的初探[J].中华少年,2017(21):142-143.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