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学校教育更加倡导百年教育,德育为先,要求教师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都应该将德育放置在重要的位置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应加强立德树人思想理念的渗透。本文首先分析了学优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孟子说“君子三乐”,其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如果只是教会“英才们”考试得高分,甚至认为维持“成绩优秀”之外就没什么可教的了,那“乐”在何处呢?笔者认为当下“君子之乐”应是把这样的学优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优秀生”,这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的真谛。那如何把学优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生”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个班主任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学优生存在的问题
(一)虚荣心强
学优生在学习、成长道路上可谓处处是鲜花和掌声。过往无数次的成功使不少学优生形成了很强的自尊心,也使他们容易走向自尊的误区——虚荣。只能接受成功的惬意和表扬,不能面对失败的尴尬和批评。偶然的失败就会使他们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甚至大发脾气,气急败坏。当下对学生的评价还没有真正做到多元化,学生只要成绩好就一好百好,致使学优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和改进。
(二)缺乏感恩和尊重
有一些学优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好是全凭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与他人无关,从而缺乏对老师和家长应有的感恩之心和对同学的尊重。对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蔑视、嘲讽;对比自己优异的同学猜疑妒忌;对不喜欢的老师有意挑剔;对自己喜欢的老师只是视为石、梯;对自己的父母也是呼来喝去。这样的学优生也多半不会对自己的祖国有热爱之情、回报之意。如果他们学成之后,出国发展,报效他国去,试问这样的优等生培养再多又有何益?
(三)不能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学优生在学习上好胜心强,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他们学习更为主动自觉;另一方面易产生嫉妒、仇视等不健康心理。现在大家普遍重视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一些学优生养成了过分争强好胜的心态,不容许别人超过自己。一旦有人比自己优秀,就会敌视,甚至诋毁。防备心理很强,不和竞争对手分享学习方法,甚至误导和欺骗对方。在学习中,学优生往往崇尚独自奋斗,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也习惯于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去和同学一起合作应对。
二、学优生的培养策略
(一)落实多元评价让学优生全面认识自己
不少学优生对自己比较自信,总感觉成绩好就一好百好,看不到自己其它方面的不足。为了转变他们的想法,促使他们有更多追求,老师应在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笔者在班上组织过一项“天生我材”的才艺展示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精彩的一面。每周请一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一项才艺。每个人都要展示,展示内容不限,只要认为是自己特长的就可以,但展示的一定要精彩有趣。通过细致指导和精心的安排,这项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带来材料教全班同学做饼干;有的学生邀请好友一起说相声;有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机器人;有的学生表演魔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全面多元。也促使学优生们开拓视野,全面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发展自己。
(二)营造良好班风让学优生完善自我
一些学优生会有品德修养上的不足,如果教师直接批评指正,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所以我们要“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此外,如果我们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促使学生产生自我完善的需要,一定会事半功倍。基于这些思考,我在自己班上创建了“发现身边的美”的教育活动。每天放学前的夕会课我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今天班上发生了哪些美好的事?会有孩子站出来说出他观察到的同学身上的美,例如甲主动帮同学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乙帮同学讲解不会的题目,丙体育课主动关闭教室的灯,丁自习课一直很专注等,一开始是由我很煽情地赞美他们,后来由发现者说出他们行为美的地方。同时专门安排一位孩子用一句话概括老师或同学对孩子行为的评价,比如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甲,助人为乐的乙,关爱集体的丙,认真地同学最美丽的丁等。然后把评价写在一片片心形的卡纸上,写完后把卡纸放进专门收集“美”纸盒里。每周请不同的老师、家长来抽取一部分,抽的卡纸请抽奖人读出来上面的评语,并请学生们汇报其做的好人好事,然后抽奖人要给中奖者一个热情的拥抱。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并非只有成绩好才会受到大家的赞美和尊重。学优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势必会自觉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培育家国情怀让学优生志存高远
学优生们很容易考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擅长考试的本领也很容易让他们找到好工作。但如果他们的的目标只限于此,而不是成为范仲淹、岳飞、钱学森等人那样的伟大人物,那终究没有多大意义。我们不妨在平时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学优生的家国情怀。所谓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众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民众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也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自己要有高尚的家国情怀,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班级每周四有一个活动就是请学优生们介绍“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他们不但要结合幻灯片介绍这一历史人物,说出自己欣赏他们原因,还要编一段情景剧自己当主演展现人物风采。学优生选取的历史人物往往是“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伟大人物,他们身上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
总之,要使学优生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优秀生,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积极思考策略来健全他们的人格品质。同时不断修炼自己,切实做到行为世范。通过努力让学优生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卓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