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多数属于基础知识部分,中高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较为广阔的,所以单纯依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故在教材中设计了“快乐读书吧”的栏目,用于弥补教材课文阅读中的不足与缺失。在“快乐读书吧”的引导下,教师可以选择更加适宜的推荐书目。本文从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与课外阅读资源拓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详细研究了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为学生挑选适宜的课外阅读书目,提出了几点在实际教学中可用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阅读资源;拓展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快乐读书吧”是一大特色,也是一项变动的新内容,“快乐读书吧”以设计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方法,并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常用组成部分。“快乐读书吧”栏目是联结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桥梁,课外延伸阅读有利于塑造学生个人的文学素养,应利用好“快乐读书吧”栏目,依托该栏目整合课外阅读资源,进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拓展设计,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对基于“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资源拓展设计谈谈,进而有效地推进“快乐读书吧”阅读活动深入、有效地进行。
一、依据教学目标,拓展实用性书目
每册语文书都编排“快乐读书吧” 是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通过更多的课外阅读习得更多的阅读方法。教师在选择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时,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教学需要,而不仅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书目的安排,最终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助益作用,由此可见,学生要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那么教师就需研透每一册“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目标,不可盲目推荐阅读,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拓展一些具有文学性、内涵性的书目,搭配着趣味性较强的书目,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如统编教材一年级“快乐读书吧”编排“我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其教学目标是鼓励亲子阅读,在交流阅读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创设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引导一年级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每日亲子阅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发展阅读思维,提升语文素养。依据以上目标,笔者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利用插图感受和大人一起读的快乐,激发学生亲子阅读的兴趣。
师: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的小女孩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师:出示插图的中小女孩的话:“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请同学读一读这句话。指名朗读后全班齐读。
师:小女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她是非常高兴的。
师: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那是多么快乐的读书经历呀!你有过这样的读书经历吗?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读过什么书?怎样阅读的?和小组伙伴说一说。
……
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说说亲子阅读中的阅读方法。
师:你在家里和大人一起阅读时,都是怎么读的呢?
生1:大人读,我小声跟读。
生2:爸爸妈妈读给我听。
生3:大人读一句,我读一句,我和大人合作读。
生4:不会的字妈妈和我一起拼拼音,教我读,我跟着妈妈读。
师:孩子们和大人一起读的方法很多,老师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进行亲子阅读接力,阅读完后,完成阅读卡,把每日在家阅读实况记录下来。
依据“快乐读书吧”中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在阅读必读书目中,运用课堂中学习的方法,最后在班级微信群中,让大人们继续沿用必读书目阅读方法,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并向家长们推荐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目,拓展更多实用性课外阅读书目,如彩绘版《安徒生童话》《童谣300首》、拼音版《成语故事》……在接近学期尾声时,班级举办一次“故事大王”评比,激励孩子和大人一起读,促进学生回家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依据教材内容,拓展关联性书目
课内语文阅读教学的阅读方法,是可以延伸至课外阅读活动中,因此教师在选择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目前所学习的教材文本内容,选择与教材文本内容相关联的书目,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学生在阅读熟悉度更高的课外书时,自身的兴趣也较为浓厚,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时的思维连贯性,使学生的阅读记忆得以强化。
三年级起,教材中明确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阅读推荐时依据教材内容进行阅读书目推荐。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栏目中,指导学生读完了必读书目推荐的三本童话书,以“中外童话的异同”为题,引导学生聊三本童话书的异同点和童话的产生、意义、创作等话题,从而继续推荐学生阅读与其相关联的童话书籍——《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等,让学生通过群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升华学生的对童话这一类型书籍的阅读感受。
三、依据阅读主题,拓展主题性书目
统编教材每一册的“快乐读书吧”都设置了相应的阅读主题,如一年级的是“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是“我会读童谣和儿歌”、三年级下册是“小故事 大道理”,每一册主题的编排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课上的阅读指导都需紧扣主题,在开展若干故事的导读过程中,层层深入本册“快乐读书吧”阅读主题,在文本的交流中渗透阅读的方法,逐步提升阅读的质量。
以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的《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主题为例,导读核心是“了解名著,认识优秀名著,激发阅读兴趣,并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课外阅读中。”尤其是在“快乐读书吧”这一节课的尾声,进行阅读书目的拓展,提出问题:那么,当我们面临世界上这么多名著的时候,该如何拓展阅读呢?这时便可以引导学生,继续选择与本册“快乐读书吧”阅读主题相似的,寻找主题相关的书籍拓展阅读,如《爱丽丝漫游奇境》《海底两万里》等。
四、依据学生喜好,拓展个性化书目
学生是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的,但学生的兴趣程度对学生阅读质量也会带来影响,教师在选择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时,应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喜好,结合学生在当下成长阶段中较为感兴趣的部分,选择一些学生读来较为有趣的书籍。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例。
师:出示《鲁滨逊漂流记》流落荒岛的片段文字,请同学们思考: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哪方面的内容?
生1:主要介绍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四处一片凄凉,环境非常恶劣。
生2:鲁滨逊流落荒岛,心情非常低落,我能感到在这里生活很恐怖。
……
师:你们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书中的故事精彩且离奇。
生2:这本书塑造了一个当时英国典型的资产阶级正面形象,一个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追求进取、不屈不挠的鲁滨逊形象。
生3: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非常细致真实,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生4:这本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故事情节都是用人物的自白叙述的,读起来的时候让我觉得身临其境。
生5:这本小说语言通俗易懂,朴素生动,我非常喜欢。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中,便可知道同学们都会自己的阅读角度,有自己阅读喜好,共读一本书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因此,我们在“快乐读书吧”《你会读更多》环节中,鼓励学生在符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阅读主题等基础上,自主拓展阅读个性化书目。因此,教师还要依据学生喜好,拓展个性化书目。
综上所述,教材中设置的“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能够促进教师选择适宜的书目进行阅读拓展,提高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应该一改从前单篇教学、传统阅读指导,发挥“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的作用,充分利用好这一座联接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将基本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同时,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阅读主题、学生喜好,帮助学生拓展实用性、关联性、主题性、个性化等书目,让学生沉浸在书海之中,让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逐渐得到提升,逐步形成阅读评价,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资源。
参考文献:
[1]熊梅.小学高段儿童小说整本书导读教学的三个关键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李怀源.小学“读整本书”教学的方向、方式与方法[J].语文建设,202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