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乡村孩子的阅读兴趣,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营造氛围可以借助学校、家长、学生、媒体等方面的力量。只要我们能营造好阅读的氛围,乡村的孩子也能自主地畅游于无尽的知识海洋中。
【关键词】和谐;轻松;竞争;“明星效应”
如果在童年能多读优良的书籍,就等于接触了许多伟人,受到更多名师的指导,人生,也就先成功了一半。
怎样培养乡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个人认为,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营造氛围可以借助学校、家长、学生、媒体等方面的力量。
一、校方巧铺设,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在乡村小学从教二十几年来,本人真切感受到阅读给农村孩子带来的转变——由散漫无知到文明有礼。
(一)开辟阅读阵地,让孩子有所消遣
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历年来,我校通过多方途径逐步建立了一个有八千多册藏书的图书室(生均50册以上),图书类目繁多,有优秀作文选、名人传记、童话、科技等,免费让学生借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课外阅读平台。
(二)巧用“作业”布置,引导孩子亲近图书
刚开始孩子们不会主动借阅,去图书室也不懂挑选适合自己年级层次的书。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语文课上有意识地推荐相关书目供学生参考。如四年级要学习《蟋蟀的住宅》,我们先布置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五年级学习中国名著单元,便指导借阅四大名著;六年级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章,可借阅图书室的《鲁迅传记》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亲近图书,感受到图书的魅力。
(三)创设班级图书角,倡导好书换着看
班级是孩子在学校生活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对孩子健康成长尤为重要。随着孩子们阅读兴趣日渐浓厚,有些孩子已不满足于“借书”而“买书”。我在班里设置“爱书吧”共享图书角,既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爱书”的平台,又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这些书。
二、家长要支持,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
孩子的教育,单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如果没家长的支持配合,孩子们读课外书的道路将遇到重重障碍。
(一)改变观念
为了更好地营造阅读氛围,我们借助家校联系平台,请家长多送孩子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礼物——永不过时的知识。刚开始有些家长觉得还是买新衣、吃大餐这样的礼物有面子,殊不知孩子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的荣誉感!当他们看到其他孩子能借书给同伴的那种自豪感,家长们才意识到书的价值——增进孩子间的友谊。后来,书,不再只是节假日的礼物,只要孩子喜欢,就买。
(二)学会选择
有段时间,《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等校园小说风靡校园,只要新出一本,大家都争相购买。这些“快餐式”书籍大家看得囫囵吞枣,只记住故事情节而没吸收营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推荐了真正能促进孩子成长的名家名篇,如曹文轩的《草房子》、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毕淑敏的作品等,这些文学著作会让孩子更富足。
三、同学树榜样,营造竞争的阅读氛围
(一)量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我们建立“读书档案”,记录各个孩子每学期的阅读内容,每学月公布一次班阅读量前五名的同学名单,并在期末根据档案评选出校的“阅读之星”予以奖励,以此激励孩子们自觉多阅读课外书。由于受到激励,大家的阅读热情不断提高,中年级的孩子每月阅读一本4万字左右的课外书,高年的孩子每月阅读一本8万字左右的课外书,已是家常便饭的事。
(二)质的提升
我们不仅要孩子爱读书,更要会读书。孩子们带来的书,有的遍布折痕,有的平整如新,有的在字里行间划划记记,通过这些书,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
班会课上,我请带书来的孩子讲讲自己和书的故事,说说自己的书中为什么有那些折痕?那些圈圈点点有什么意义?借此让大家学习到阅读的有效方法——借助书签避免折痕、及时在自己的书中标记或做摘抄。
把好方法变成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我跟孩子们约定:学期末进行班内评比,谁的读书笔记做得更好,谁就能获得老师奖励的一本新书。为了得到这份奖品,大伙读书更用心了,除了会“选好书”,更会“读好书”,自觉养成了摘抄、批注、写读后感等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的质量。
(三)内化运用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自从图书室建立以来,我们学校这些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迅速提高,其水平并不亚于城镇的。目前我们出版了三辑本校学生的《优秀作文集》。据统计,我校有200多篇学生的优秀习作在市《小学生周刊》发表;许淑娟、许卓冰、许金晓等孩子参加各年度镇小学生现场作文赛屡次名列前茅;蔡玉镛、张滢等多名孩子参加市级征文赛也均获佳绩。对于孩子的荣誉,学校及时进行大力表彰,同时特别强调“这是阅读带来的效应”,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四、媒体来宣传,营造“明星效应”的阅读氛围
时代的进步,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数字化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也随之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虽身处乡村,却无时不受到媒介的影响,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同样也能给孩子营造阅读的好氛围。2017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朗读者》这档文字类综艺节目,朗读嘉宾涵盖各个领域:作家梁晓声、郑渊洁、林清玄;演员徐静蕾、濮存昕;导演陆川;围棋高手柯洁、老翻译家许渊冲;航天英雄杨利伟;无国界医生蒋励等,无不让观众感受到朗读的无穷力量。节目播出时间恰逢周末,孩子们每周六晚上八点整准时收看这档节目,次周的班会课上尽情交流。这档节目,让孩子们开拓了视野,认识了更多的好书,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到入情入境的阅读意义。
播下一片绿,开出万朵花。只要我们营造好阅读的氛围,乡村的孩子也能自主地畅游于无尽的知识海洋中。
参考文献:
[1]阅读的好处.
[2]让阅读的意义回归纯粹.
[3]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