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是学生亲历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读谱、探索音响、即兴编创、创作等实践活动,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在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笔者在教学中把“体验式学习”理念植入于活动设计中,将音乐、生活与民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结合学生具身情况,开发了一系列主题性音乐实践活动,为音乐教学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视野与天地,同时也给师生共同学习与高阶思维的培养带来全新的挑战。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音乐教学;主题活动
音乐“体验式学习”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里开展音乐“体验式学习”能实现有意义的“能动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鼓励孩子们在发现、探索、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感受音乐之美,满足其生命与成长的需要,培养孩子们真、善、美的品格。
一、活用音乐资源,感悟文化之美——开设音乐文化主题课程
“体验式学习”的音乐课堂应从学生已具备的音乐经验与认知发展出发,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在音乐教材中,对作曲家的介绍相对简单,而同一位作曲家创作的部分音乐作品又在教材不同学段、学期与教学内容上呈现。面对丰富但缺乏序列和统筹的音乐资源,整合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分析了学情后,根据学校实际,设计了一次以“讲述音乐故事、演唱音乐歌曲、感悟音乐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学习活动。
活动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探究性。活动前,放手让学生选择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分工明确,人人参与活动。活动中,学生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表现、自主创造,教师适时指导与欣赏。活动后,通过展示与交流,汇报活动心得,反思前行。
从活动实践看,凸显了三个特点:有趣性、有序性和有效性。自主挑选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从人物故事着手,针对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自主教学策略,操作简明有序,消除学生畏难心理,学生有兴致,学有收获,体验活动参与的快乐并收获成功的喜悦。通过活动实践为载体,获得审美体验,更是对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感悟及内化的过程。
二、巧用生活资源,延伸音乐内涵——探秘大自然美妙之乐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拥有极强的洞察力,好奇心又驱使他们不断的体验与探索,生活资源又给孩子们提供天然养料,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设一个个多姿多彩、诗意盎然、灵动而自由的学习环境。基于这一理念认识下,笔者为孩子们设计了一款“我眼中的四季”为主题的音乐实践和学习活动。
1.筹备阶段:自组团队,应季节研究,分别开展春、夏、秋、冬四季音乐活动。
2.实施阶段:小组研讨并制定方案,自主实施,老师可提供参考选项。
3.总结阶段:集体交流,展示成果。
(1)图文形式:采用照片、绘画与文字结合方式记录活动过程。
(2)词曲形式:“小小作曲家、小小作词家”体验活动,学生结合生活的感悟与季节特征,能正确运用音乐基础知识创作一首歌曲。
(3)展示形式:自编自导自演一个有关某个季节的音乐节目。(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现等等)
(4)鉴赏形式:针对学生作品进行鉴赏品析,养成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
本次活动设计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参与“体验式学习”,基本认知层是“体验式学习”的第一层级和基础,是学生进入“感性体验”的起点。在这一层级的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观察、分类、聆听音乐、动作表演等活动,调动感官体验从而获得感性的初体验。再通过表演系统、图像及符号系统的学习,细致体验作品的表现要素与表现手段等,帮助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把握更加具体和真切,从而达到更深一层次的体验。音乐学习的过程设定为“感性—知性—理性”的审美过程,为求达深度体验,通过讨论、创作与运用等综合性活动对学习研究对象再度认知与联想,掌握其基本音乐知识与形式,逐渐明确其意义,提升运用能力,发展学生音乐审美思维。
三、善用民俗资源,拓宽音乐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善用民俗资源,拓宽学生音乐实践面,可通过采风、参加民间音乐社团、校内外各级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参演音乐演奏演唱会等。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节日、不同学情的需求,有效开发和整合利用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民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开展音乐“体验式学习”。
有意识地从培养下一代的民族文化意识着眼,组织和开展以音乐学科为特点的各地民俗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针对于此,在“新年好”教学单元中笔者做了一次“我家的春节”音乐体验性学习活动设计,组织学生深入生活、留心观察、细心记录、用心体悟,拓宽音乐实践的形式,丰富艺术实践的魅力。
活动主题:我家的春节
活动流程设计:
阅读过年绘本了解春节习俗——收集自家过年时的照片——收集过年时听到的新年音乐——学唱一首新年歌曲——演奏一首新年歌曲——编创动作给新年歌曲伴舞——录制新年音乐小视频——微信群分享祝贺——开学评比颁奖
目标达成设计:
形成初步认识——形成真实“初”体验——形成音乐“细”体验——形成音乐“深”体验——形成音乐核心素养
通过音乐实践能加深对音乐及其本质和一切要素的体验,从而才谈得上对它的全面掌握,使之化为己有,逐步化为自己的习惯和本能,这样对音乐的领会和掌握才最有生命。体验不仅是认识的基础,而且成为生命过程本身的要素……由于体验本身存在于生命整体里,因此生命整体也存在于体验中。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与感知,沉浸于音乐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以达音乐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23.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