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更加关注语言学科对于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而对于初中英语而言,阅读与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关键途径,由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融合开展,将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推动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学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结合策略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由于其语言类学科特性,因此英语学科学习过程中尤其注重“交流”元素。所谓交流,重点在于会听、会说、能读、能写,而其中的读与写模块是学生掌握英语交流能力的基础。读能够发人深省,吸纳精粹,而写能够明晰道理,畅谈思想,由此,读和写就成为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能力推动模式。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目标出发,去探索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手段,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
一、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读与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究其原因,是因为阅读与写作是双向推动和影响的两个模块,阅读拓展思维,拓宽视野,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语言的运用方法和内涵,是学生思想的输入口,而写作凝练思想,推动思绪,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和表达语言,传递思想,是学生思想的输出途径。由此可见,读与写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别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但又相互依存,无法独立存在。所以,初中英语教学中,将读与写有效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阅读积累素材,为学生写作提供思想源泉。阅读是广纳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中能够接触和理解更多的语言运用途径和方法,看到更多英语文化和思想,继而就能够积累到充足的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内容可写,有思想可依,从而使得阅读成为学生的写作思想来源。
然后,写作梳理思维,为学生阅读提供明确目标。写作是自内而外的情感表达,学生通过写作,一方面能梳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维,一方面也能触发更加多样和深刻的思想,在写作中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探究目标,继而也就让他们能够在后续的阅读中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从而有效地开展更多的阅读活动。
二、初中英语课堂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策略
英语是一门注重语言实践的课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阅读和写作正是他们开展英语实践的重要形式。通过阅读,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语言,理清了思路,而通过写作,学生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进行结合是必要的。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落实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通过多样的读写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立足阅读载体,实现有效写作积累
阅读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也就是说,阅读亦是写作的基础。那么阅读如何为写作奠定基础呢?其关键环节就在于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字词,能够让他们了解和理解更多的语言运用方式,由此,学生在阅读时就可以吸收更多的语言形式,并将之在写作时合理应用。所以,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首先充分立足阅读载体,在挖掘语言载体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分析,并不断积累具有英语语言文化特色的语言用法,从而为后续写作提供有效的素材支撑。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教学为例,该单元以“How much is...”为主要句型,重点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些日常用品的价格、名称以及相关的日常用语表达,而这些句型或词汇是英语写作时会经常用到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在Section B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实现一定的写作积累。比如“读广告,填价签”内容中,有“How much are...”的用法,还有“We have...for only...”等表示价格的语句用法等等,通过分析和阅读,学生就能够渐渐了解英语价格的表示方法,也能够了解其中与中文不同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关键用语的摘抄或记录,让学生对这些语言运用方法有更深刻的印象,继而就能够逐渐实现英语字词的有效积累,使得他们在写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和应用。
(二)拓展阅读形式,促进完整写作思路
写作是对内心思绪最直接的表达途径,在写作中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去审视内心,开展更加深入的思考,而很多学生虽然前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在写作时仍然不具有良好的思路,主要原因是阅读形式过于单一,只注重书本,而忽视了阅读拓展的效用。由此,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拓展阅读形式,通过多样的形式去补充自己的阅读素材,在不同的阅读形式下,学生的英语视野将更加开阔,英语思维也更加灵活,继而在写作时就能够触类旁通,获得更加全面完整的写作思路。
以七年级下册《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教学为例,该单元以人物描写为主,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描述外貌特征的语言内容,而描写人物也是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它与中文描写思路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拓展阅读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去开展阅读,而不是拘泥于书本上的阅读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听一听英文广播,看一看英语电影,或者阅读相关的英语杂志,从中寻找到类似的对人物描写的语言。学生在阅读寻找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开拓思路,看到更多的英语语言表达形式,比如他们能够从“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简单问答形式转变为“He is...”“He has...”等等直接描述形式。通过拓展阅读形式,学生开阔了阅读视野,同时也逐步积累了更丰富的写作思路。
(三)依托支架仿写,深化有效阅读思维
仿写是将阅读与写作直接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仿写是建立在阅读文本基础上的写作行为,而同时仿写也是帮助学生深化阅读思维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仿写在读写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承接与联结作用。而有支架的仿写,将仿写要求更加明确化,学生在支架要求下能够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继而获得深层理解,这就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而同时在支架模式下开展仿写,也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思路,形成更加完善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读写教学时还要通过建立合理的支架,让学生开展灵活仿写,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深化阅读思维。
以八年级上册《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e?》教学为例,该单元Section B环节中的阅读内容中,是关于No.5 high school students的空闲时间安排调查,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帮助或者引导学生建立起支架,让学生去仿写,比如以支架“We found that , the others 。”用这样的开放式支架做基础,学生在仿写时能够更加细致地去理解句型的涵义,更深入地去阅读文本的内容,并有效地将其与自己需要仿写的实际内容相联系,久而久之,学生写作时就能够具有更好的阅读思维,从而深化阅读能力,提升仿写的水平。
(四)实施阅读续写,完善英语阅读水平
阅读续写是提升英语整体阅读水平的有效模式,所谓阅读续写,往往是以阅读文本为载体,通过续写实现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整体思路把握,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运用水平。这样的写作模式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让他们在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探索阅读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应当寻找契机,有效安排阅读续写模式,让学生在这样的读写结合模式下更深入地阅读,以写作推动阅读,以阅读引导写作,最终实现英语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
以八年级上册《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学为例,有关robots的话题是初中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而未来机器人的发展会如何,它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这都是学生想要尝试探索的内容。由此教师就可以依托他们的这个兴趣点,引导他们开展读后续写。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有关robots对当前生活的影响知识阅读后,让学生发挥想象,以“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为主题,开展未来的故事续写,描述自己心目中所能够想象到的未来机器人的变化和作用。而在续写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透彻地阅读并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所以,精细化阅读后,再让学生开展阅读续写,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逐步完善阅读模式和方法,不断地提升英语阅读水平,让他们能够有效地从阅读内容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有启发性的内容。
阅读与写作是语言类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它的思维理念与文化习惯与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时定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钻研和琢磨。而阅读与写作就是学生钻研英语知识的关键途径,以读促深思,以写明志向,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英语文化,借助写作锻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明确更加高远的思想,这是读写结合最重要的目标,也是英语教学实现语言文化认知的核心环节。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当认识到读与写结合的重要性,通过读写双向推动,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实现英语水平的有效提升。
【本文系安徽省铜陵市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小升初衔接阶段英语读写能力训练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立项编号:tl2020063)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美丽.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策略[J].英语广场,2021(1):128-130.
[2]屈孝兰.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10.
[3]顾颖.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19(7):103.
[4]夏子.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J].英语广场,2020(13):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