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初尝试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混合式学习指的是学生至少部分时间在家以外的受监督的实体场所学习,至少进行部分在线学习的任何正规的教育课程,期间学生可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学生在学习课程或科目时的各种模块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的学习体验。混合式学习促使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实现全球化普及。在线学习因其固有的模块结构,适用于以可负担的成本、提供个性化的、能力本位的学习,所以这些术语通常会一起出现。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课堂教学;尝试

细想,我现在的课堂比较“混乱”,有传统教学、在线教学、技术型教学和混合式学习。事实上,现在流行的课堂模式的改变主要是改革式创新类型,包括一些技术融合的课堂,可以算得上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改进,有点“新瓶装老酒”的意味吧。

混合式学习课堂模式主要有:就地转换和翻转课堂。就地转换模式针对全班所有学生;翻转课堂主要针对学优生。就地转换模式示意图如图1,翻转课堂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现以复习课为例。复习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复习旧知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课堂实况操作如下:基于学情把学生分组: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教室的物理空间也是按以上学生组划分。依托教师指导对象的转换和学生相应地转换学习方式来实现就地转换模式。通常,首先教师优先指导学困生解决一些基础问题,与此同时中等生自主学习完成中等问题的挑战(可以回看核心知识方法的梳理和核心例题讲解的微视频),学优生合作交流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难点;随后,教师对中等生的学习指导——知识方法盲点的点拨、难点的剖析,而学困生交流讨论中等问题,学优生自主学习;最后教师帮助学优生总结提升,中等生讨论交流难题,学困生自主学习。这个教学模式看起来好像很麻烦,跟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没啥关系,其实不然!这个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基于能力的学习(也称为掌握式学习)。手持粉笔、头顶投影仪或是站在电子白板前诲人不倦很满足地面对一群嗷嗷待哺的学生的老师走下了讲台,来到了学生中间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老师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改变了同一个教学内容满堂课填鸭式灌输给全班同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讲到这里,肯定就有人提出质疑:“老师不上讲台讲课,学生能学到东西吗?”事实上,老师不是没讲,在课前预习的资料包中老师早已精心录制(或是网上下载)精品的课堂教学内容,而只是课堂上老师没有必要二次重复罢了。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自由随意地对所学视频教学内容进行暂停、回放、快进。当然,讲到这里大家肯定还会有很多问题疑惑。是的,实践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接下来,就讨论一下这些经验教训。

一、学习积累。在实践混合式学习模式前,基本理论知识和典型成功案例积累不够,理解不深的。像在线学习、传统教学、技术型教学、混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深度学习等这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没有时间和机会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典型成功案例。更多的是通过查资料——实践——发现问题——再查资料——再实践,如此循环进行。现在想来,其实有点盲目,缺乏明确的推进实施蓝图。鉴于此,初步构制一份推行实施混合式学习战略蓝图,如图2。

二、组建团队。前期的实践,有形式上的团队,事实上没有实质的团队。备课组是缺乏团队组织文化的。所谓组织文化,曾有人下过这样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向着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被频繁而成功地沿用,以至于人们不会再想去尝试其他方式。如果说文化形成了,人们会自主地去做通往成功的事情。”备课组没有向着一种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方式,终究成不了团队任务(事实上,每个老师都把自己班级的教学工作完成的非常漂亮)。对于这个团队,作为备课组长的我最终也没有想出有效办法提升它,终感遗憾。痛定思痛,查了一些相关塑造文化的资料,再自己努力研究塑造的组织文化,希望日后能去除此痛点。

三、实体装备和虚拟设备。学校的实体装备,像台式电脑、白板、投影仪、实物展台等都够用,网络WIFI也没问题。最重要的学生端学习平板机数量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学生平时课堂上课、课后自主学习用。回家学习的移动终端又几乎处在无监管状态,很难达到最大的学习效益。数学教学方面的虚拟设备主要是微课程、组卷网和备课用的常用软件或平台。事实上,网络上易检索到的免费课程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的介绍,而那些有较高质量的专题知识几乎没有免费的。花钱购买的话,根本找不到经费来源,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能自主开发——录制微课程。由于经验不足、团队初建等因素的限制,微课程开发的数量、质量都还有待提高。组卷网,学校都购买了老师的最大权限,足够满足老师备课、出卷的日常需要。但是,遗憾的是无法打通学生端,在线检测、测评和线上错题本无法实现。只能通过线上下载打印试题,线下解答,再扫描上传,生成数据。程序麻烦,数据也失去了时效性。备课常用的软件或平台兼容性比较差,几乎都是独立的平台,像Forclass、希沃白板、智学网、菁优网等,操作使用起来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实践。

四、学生体验和教学效果。从实践观察到,混合式学习模式学生体验还是不错的。学生都愿意参入数学学习,上课讨论交流问题很激烈,没觉得数学学习是负担,乐于学习数学。就地转换学习模式确实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基于能力的学习需求。它改变学困生上课什么也听不懂什么也学不会的,天天在失败中度过的困局;也改变了整堂课对学优生毫无帮助,只能无聊陪读浪费时间的囧局。

五、塑造文化。课堂上,班级的就地转换模式运行的比较流畅,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积极参入每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学习效率就很高。翻转课堂,绝大多数家长很配合,家庭监督比较到位,达到了预习的效果。组织文化的塑造,终究是需要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甚至社会的共同理解和认同。

最后的思考。关于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就地转换和翻转课堂模式对于复习课程适用得比较好,那么对于新授课程会不会水土不服呢?还有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怎么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希望能给出满意答案。

【本文系珠海市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课题“基于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1KT047)的科研成果】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