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作者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本课时主要借助流程图思维工具,进行内容梳理;借助双气泡图,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落花生;教学设计
【前期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把种花生、收花生作为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在过收获节时谈论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并在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揭示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哲理。行文朴实、自然、亲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积累,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情朗读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对含义深刻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课堂上教师只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语言特色,结合图片投影、音视频等教学手段,借助思维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好引导,学生就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能读懂课文内容,能理解父亲说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2.技能目标。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思维目标。
(1)借助流程图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培训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2)借助双气泡图,让学生梳理重点段内容的异同点,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反馈学情
(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落花生》,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幻灯出示我能填“流程图”内容,提问学生填写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填写后提问,交流。)
(2)文章第3至15自然段是我们这节课讨论、学习的内容,我们不但要学习这部分内容,还要学习作者写作的方法。
(3)教师谈本节课以7个“小家庭”的形式,每个小家庭中有爸爸、妈妈、姐姐、弟弟、“我”等角色,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
(1)用学生学过的流程图,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
(2)让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3)分小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根据问题,以“小家庭”为单位,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讨论的问题:幻灯出示。
各“小家庭”围绕以下问题,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第3至第15自然段。
合作学习组织者:“爸爸”“妈妈”
2.分角色朗读。
3.围绕“全家人边尝花生边议论花生的好处”展开讨论。
(1)我们是如何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姐姐、哥哥、“我”议论的花生的好处请用气泡图表示出来,除此以外,你还想到花生有哪些好处,填在气泡图中。
学生分小组自学,完成气泡图,并进行交流。
(2)父亲是如何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学生默读课文第10自然段,完成以下双气泡图。
学生自学,完成以上气泡图,并进行交流。
(3)我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与父亲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有何不同?
4.以“小家庭”为单位,提问自学情况。
结合气泡图和双气泡图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图,在读中感悟花生的品质。
【设计意图】
(1)根据本课特点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小组学习、分角色朗读,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读中感悟,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3)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思维工具图,发挥思维工具图在不同学习内容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与此同时,借助思维工具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谈谈周边具有花生品质的人
(1)通过看图,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2)再次品读重点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学习写法、活学活用
(1)结合本课特点,谈“借物喻人”的写法。
(2)出示练习:试着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曾记得笛卡尔说过“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可见,图形对学习者的思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在复习导人,反馈学情时,我让学生借助流程图,提取课文信息,梳理出文章主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以“小家庭”的形式,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分角色朗读,并完成气泡图和双气泡图的内容,之后再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把思维工具图形灵活应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分角色、在思考、在合作、在交流过程中,问题水到渠成地得到解决。在这一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从旁相机点拨、稍作引导。这样的借助思维图分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想学、要学的欲望,真正做到了将被动式的“要我学”变为主动式的“我要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