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民办高校教师不适应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影响并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因此,研究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并提出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民办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项课题’2013年度项目《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KZX1306)
1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
教师的职称结构以助教和讲师为主,教授和副教授职称者为辅,年龄结构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35岁以上的中老年为辅,学历以本硕为主,博士为辅。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缺乏归属感。薪酬机制不合理,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师激励机制。
1.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评机制不健全
民办高校对教师的考评以教师是否完成规定的教学仟务量作为考核标准,把学生评教也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这导致一些教师为取得较高的学生评教分,去迎合学生需要,而降低对教学的要求。对教师科研的考核则以论文、课题的数量为评估标准。这种评价制度导致许多教师将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不重视日常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缓慢,进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民办高校的这种考核评优评先机制不注重教师的长远发展,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3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缺少总体规划与计划
由于经费、竞争一压力等原因,民办高校一般都比较重视基木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而对内在的软件建设往往重视不够,尤其是对专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少整体翔实而又切实可行的规划与计划。还有一些民办高校的规划、计划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2 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2.1 构建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培训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终身教育思想在高校教师身上的体现,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构建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机制。民办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岗前培训应适应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加强针对性,改变低效状态。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这是民办高校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开展民办高校教师培训,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2.2 民办高校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提高待遇是挽留人才,使民办高校教师能够全心投入工作的必要的条件。提高待遇也代表了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尊重以及对其价值的认可。民办高校人才流动频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济收入方面的。因为经济收入的高低,不仅意味着生活条件能否改善,在心理层面也常常使教师产生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认可的失落感。设想一位教师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却没有归属感、成就感,即使他没有离职,也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谈不上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了。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确实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民办高校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教师待遇提高可以帮助教师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继而树立比较牢固的职业信念,提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动力,同时也使教师从教师这份职业中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有强烈职业信念的教师才能够实现自主的专业发展并将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真正结合起来。
2.3 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
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民办高校应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民办高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方式,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是一种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方式。因此,民办高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能体现出民主与人文精神,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性,根据专业性质、课程特点、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科研评价标准,由标准的绝对统一转向相对统一。在教学评价中,要改变评价主体由学生单方面组成的局限性,由学生“单维度评价”转向由领导、专家、同行、学生及教师本人参与的“多维度评价”,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以排除教师在坚持质量标准的态度上产生顾虑。同时也要讲究评价方法,由注重“量化评价”转向注重“质性评价”,以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种由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共同参与的方式达成的评价共识,教师会更乐于接受和主动改进。
2.4 民办高校教师要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我学习的过程,是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民办高校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制订专业发展计划,主动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教师对专业发展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认同感,达到何种程度等一些因素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意识、情感与能动作用。
民办高校教师应表现出实施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管理自我专业发展,并善于合作。教师在和谐互动的合作氛围中,不断实现自我又不断超越自我,进而重新塑造自我,并增强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信心。
2.5 民办高校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校教师的三大任务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在以教学为主的民办高校,教学更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学和科研应是统一的。教师不能因为科研而放弃教学,也不能因为教学而忽视科研。
教师要积极反思,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够不断地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或提炼出教学问题,并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提出假说,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假说,直至问题解决。在这一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过程中,教师的创造个性与教学学术能力就能得以发展,并始终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处于动态、开放、发展的状态。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积极的、坚持不懈的、有效的反思的过程。研究的品质是新时期的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要善于研究。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若失去了研究与思考的能力,也就失去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包括实践过程。正是在对教学问题的有效研究中,教师提升了教学学术水平,形成了思想和对策建议,化为了教师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民办高校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具有实质意义。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才能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
3 结语
总之,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管理,这对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更好地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提升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亚庆,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田清华人学教育研究,2010 (6)
[2]吕春燕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田黄 河科技人学学报,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