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背景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缓解学生和家长的学业焦虑,本文靶准定位,以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业负担为根本抓手,主动出击,创新形式,为实现语文小组合作作业全面育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作业优化设计;全面育人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学校五项管理规定”的接连出台为学校加强作业管理指明方向,各校开始在作业设计上践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寻求学生“最近发展区”,将作业优化从课堂提质延伸到课外增效,两大阵地相互配合,多种形式相辅相成,为实现语文小组合作作业全面育人提供参考。
一、由本溯因,作业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双减”之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课堂提质增效,课下发展个性的必然需要。作业自助餐、作业自选超市和个性化作业的应运而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也给当下的作业设计带来新挑战。因此,教师以小组合作作业为主要抓手,对小学高年级的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能突破以往单调、乏味的作业限制,设计出趣味、开放的创新型作业。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设计作业时要充分体现语文味,衡量作业的育人价值,以求通过优化设计作业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语文,完成小组合作形式下的优化作业过程中完成知识性、学术性内容;同时,不同类型的语文作业改变形式是学生爱上语文、突显作业语文味的新契机。
二、抓准良方,作业设计巧优化
在探索作业管理优化的过程中,需坚持以“减负提质,增趣育人,提高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以“1+X”的学科融合作业为具体举措,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作业设计、完成和反馈评价中做出转变。
(一)创新形式,以合作促优化
形式多样的作业有助于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更是在多形式作业下做好数量“减法”和质量“加法”的重要帮助。因此,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提出“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完成作业的过程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合作的优化。如四年级语文组建诗集创作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施行“小组合作+任务”。小组根据学生能力及特长确定组内任务,把小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精准定位,将收集诗歌、诗歌配画、诗歌解释、诗歌展示等任务合理分配,实现“+任务”,并在小组内进行结对子,实现“+优化”同时创新作业形式,达到“+形式”。
(二)巧妙融合,“1+X”育能力
语文作业常以基础性的字词抄写作业和均一性的堂上练笔作业为主,形成了“抄写—听写—默写—检测”这单一、封闭的循环,既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能生成高质量作业,让学生“吃得饱又吃得好”。因此,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除了要创新形式更要跨学科融合,做好质量加法,助推学生多项能力发展。其一,“活过来的古诗”,,将语文和美术的融合是最常见的小组跨学科作业。比如,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江畔独步寻花》时,可以借助图画展示诗中的江水、春光、微风和桃花这些春景,再将诗中景有序布局,构成一幅诗情画意的画卷。其二,语文作业的“互联网+”,将语文作业和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合,开启学生兴趣。如,在完成鲁迅先生的《匆匆》句式仿写时,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象请进课堂,通过配音、剪辑等方式活化动画形象,化繁为简,让学生由被动完成作业转为主动完成作业。
(三)有机整合,开创新类型
语文作业主要涵盖听、说、读、写和综合性学习五大类型,不同类型的作业满足学生不同能力发展的需求,但种类繁多的作业不仅做不好数量减法,质量加法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设计者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小组合作+”的作业进行多次整合,精心优化,创设新类型的作业。如:在学习完四年级第二单元后设计“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作业,设计训练学生识字写字读文的常规作业,兼顾学困生的发展,还设计出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变被动阅读为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的核心作业,让学生“吃得饱”,同时抓住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设计出发展优生能力的素养作业。除此之外,作业的优化还考虑到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每一项作业都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置梯度作业,提供“作业自助餐”,让学生“有得吃还吃得饱”,如在学习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设计发展学生提问能力作业时,可布置供学生选择完成两个作业,具体如下:
(四)及时反馈,评价提素养
斯金纳看重强化在学习中的应用,他认为及时到位的评价反馈也就是肯定性强化的出现就在维持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作业设计内容而言,设计时要看是否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为落实这一要点,可先在组内开展相互考核,再由教师发布问卷,收集作业完成数据,找出数据差异性,撰写分析报告,完善作业,落实作业内容和学生核心素养的相互渗透。其次,从作业设计的能力训练的达成度来看,可在前、中、后三个阶段都给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每一阶段作业优化后的能力达成偏差,再根据档案分析偏差原因,调整作业内容,有针对性地纠正偏差,才能使作业育人精准到位。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组合作形式的作业优化设计可巧创形式,妙提效果,优化设计出跨学科融合作业、“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作业等,实现作业育人。
参考文献:
[1]林峰,林鹭菁.“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23(01):7-11.
[2]姚玉成.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思路[J].语文天地,2018(29):83-84.
[3]何捷.让作业成为“减负提质”的有力保障——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J].新教师,202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