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汉语拼音情境图为拼音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助于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语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可以巧妙地让学生记住汉语拼音;指导学生运用情境图,进行比较,能够帮助学生区别容易混淆的拼音字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情境图,有助于学生把拼音学习和生活经验有机地联合起来,让学生将汉语拼音学习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巩固。
[关键词]情境图;汉语拼音;观察;比较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在第一学段要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不过,汉语拼音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难读、难记、易混淆也容易忘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境图,注重用图来表示拼音字母的读音或字形,给汉语拼音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能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
一、观察情境图,寻找发现,巧记汉语拼音
细心的语文教师在阅读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语拼音部分后,不难发现,教材配备的情境图简单明了、画面完整、风格鲜明,能够直观地显示拼音字母的读音或字形。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便能够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图画和拼音字母类似的元素,从而巧妙地记住汉语拼音。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拼音第5课《g k h》,书本上配有生动活泼的藏有拼音字母g、k、h的读音和字形的情境图。笔者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打开教材,用手指着这幅情境图,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接着,让学生想一想: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非常仔细地观察情境图,并积极地进行了思考。学生快速地找到图中的花环像“g”,蝌蚪跟水草组合起来像“k”,椅子像“h”。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图中“鸽子”的“鸽”、“蝌蚪”的“蝌”以及“喝水”的“喝”的发音,,准确地认读拼音字母g、k、h。
这样的汉语拼音教学,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拼音字母的读音和字形,从而让学生能在他们的大脑中建立起拼音字母的读音和字形之间的联系,化抽象的字符为具体可感的事物,促进学生巧妙地记住汉语拼音。
二、运用情境图,进行比较,区别形近拼音字母
汉语拼音中有一些字母的字形相近,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不能辨认清楚,成为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拦路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巧妙地把拼音字母的字形与情境图联系在一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辨清形近字母。因此,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情境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异同,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自主区别那些容易混淆的拼音字母。
例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比一比,读一读”这个部分时,便采用了对比情境图这个方法。上课伊始,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有关拼音字母“b、d、p、q、f、t”的情景图,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比较,找出这些拼音字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进行对比后,交流反馈到:收听广播,右下半圆b;小鼓加棒,左下半圆d;小男孩的衣服上写着p,右上半圆p;气球的绳子在右边,半圆在左边,那是q,左上半圆q;两个门洞m;一个门洞n;一根拐杖f;伞柄朝上t。接着,为了加深学生对b、d、p、q、f、t的字形认识,布置学生将自己在上课前准备好的筷子和绳子,自己先摆一摆“b、d、p、q、f、t”这6个拼音字母,然后同桌互相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摆得正确。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声母,笔者在教学时,带领学生对比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比较后说出自己的发现,做游戏,将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与实际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学生们学得非常认真,上完课后都掌握了b与d、p与q、f与t的区别。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仔细对比、亲自动手操作和大声朗读中认读拼音字母,有效区分,既巩固了字形,又在玩中体会到了汉语拼音学习的极大乐趣。
三、借助情境图,联系生活,拓学汉语拼音
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拼音部分的情境图,能够很好地为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图说话提供有力平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情境图,学生能够将汉语拼音学习和生活实际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度,而且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把学到的学习成果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呈现。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借助情境图,巧妙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的学习放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能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轻松地学会汉语拼音,进而让学生将汉语拼音学习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巩固。
例如,笔者在教声母“w”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提示他们在图中找到与字母“w”相近的部分。学生便根据提示仔细观察,快速地找到插图中屋顶的形状与“w”字母相近,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接着,引导学生继续认真观察情境图,仔细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实物同样带有“w”字母,学生又根据提示在情境图中快速找到了乌龟和乌鸦。在教学的最后,还借助情境图中的“屋顶、乌龟和乌鸦”,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说话练习,学生在反复的说话练习中很好地加深了对“w”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了声母“w”。
上述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中像屋顶的“w”,开展了与“w”有关的说话训练。声母“w”在学生反复不断的练说中,将实际生活中的“屋顶、乌龟、乌鸦”与“w”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只要一说到“w”,学生的头脑中就自然而然会呈现出屋顶、乌龟、乌鸦的样子,从而在联想中巩固了拼音。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不难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情境图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一定要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要密切关注并巧妙地运用情境图,有效地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践与建构[M].北京: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4]郦云.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有效使用[J].小学语文,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