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解决了“通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将学生的德育管理推向更重要的位置,为广大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初中学校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教育管理主抓重点仍是学生的成绩,品德培养弱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本文就结合多年农村初中教育实践,以初中班主任应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题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主任;初中学生
引 言
从农村初中教育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不少学生从幼年开始就缺乏来自父母的照顾与关爱。极少部分学生家长留于家中,但因自身认知所限,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并不关注。加之,对孩子走出大山的急切期盼,大部分学生本身及教师更关注于成绩的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而作为学生的领路人,也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之一——班主任,就更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将德育教育落于实处,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
一、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风貌,先进同学积极发挥榜样带动力量,影响后进同学向上求好,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例如,在初一入学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们展开班级环境建设工作,一是为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希望借此机会与学生们交流感情、亲密关系;二是为了让学生们创设自己喜欢的班级环境,让学生们有归属感,形成班级集体观念;三是打造良好的班级风貌,通过优化环境,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深受感染,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向上而求好。具体操作上,组织学生们自主确定班级风貌主题,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就此展开了“传统文化育人”为主题的班级风貌建设。学生们六个人为一组,每一个学生小组负责不同的创设工作。有的学生小组负责班级硬环境的建设,诸如承办班级整体的装饰,在墙面上粘贴名人名言、办黑板报;有的学生小组负责班级软环境的建设,带领班级其他同学展开国学自主学习活动;有的学生小组负责班级“文化角”建设,组织全班同学捐书,在班级中设立流动的借阅站,构建“读好书、好读书”的优良班级风气。通过此实践,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都有所强化,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而随着班级环境的不断优化,学生们展现出来更好的精神风貌,大部分学生们在学习方面和参与其他活动的积极性也都有所提升。
二、采用民主管理策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培育,而民主管理策略就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具体来说,就是真正把学生置于管理者的位置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让学生们行使自我管理的权利,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此不断培育并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从他律转向自律,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突破。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班级会议讨论的形式来制定班规,对于班级的每一条纪律要求,可由班级代表提出经由班级全班同学讨论、发表意见、最终表决而确定。班级纪律的执行与监督,不能仅仅依靠班级干部,而要发动全班的力量。诸如,以值日生轮流值日的方式替代班干部值日,如此一来,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
三、展开多样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
改变传统的理论说教方式,以实践活动取而代之,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而提升认识。诸如班主任可以借着一些节日的机会组织学生们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国庆节来临之际,班主任可带领学生们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让学生们亲眼看到前人付出的努力,以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厚植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在植树节,带领初中学生们走到田间地头,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把种树苗的艰辛,让学生们体会到种植的辛苦与乐趣,认识到植被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珍爱生命。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带领学生到山村中一些留守家庭中进行助老、慰问老人的活动,帮助老人打扫庭院、清洗与整理物品、陪老人唠家常等,给予其关爱与照顾,以此来培育初中学生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通过各种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观念,并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真正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四、强化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转变学生与家长的认识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们的影响是最大也是最为深远的。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在家庭教育上有所缺失。为此,班主任作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纽带,就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把学生家长转化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力量,改变部分学生家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其正确的教育方法、手段,使学生家长更为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校共同承担德育教育责任。具体操作上,班主任需建立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档案,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都有基本大致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展德育教育。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将学生在校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并讨论更好的教育策略;推送德育教育主题内容给学生家长,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家长的不正确教育理念与观念等。通过学生家庭作业的布置,来强化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我曾组织过学生向家长寄送一封信,来表达自己对家长的爱,并说一说自己对父母的期盼,以此让学生们细细体味家长为自己的成长的付出,同时让一些家长也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缺失之处,认识到自己于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以及自己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班主任身兼重任,除了学生成绩之外,更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有效德育管理方式方法,保障每一个学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小伟.“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05):116-118.
[2]龚月清.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如何展开班级管理[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六).[出版者不详],2021:277-279.
[3]魏倩.立德树人下初中班主任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教育界,2021(46):8-10.
[4]申曙东.立德树人,创新管理——浅谈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吉林教育,2021(28):71-72。
[5]张华兴.初中班主任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管理艺术探讨[J].新课程(下),2018(03):265.
[6]徐小玲.一个都不能少——浅析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的精细化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