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科学表述题成为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的能力测试题型,更加说明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表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科学表述题中考察的学生关键答题能力进行分析,探索高中生生物学科学表述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表述能力;问题与提升
学业水平考试是当前高考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也会成为大学录取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选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比较重视考察学生与生物学相关的综合能力,考查目标为学生的关键能力、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科学表述能力是必考察的能力。该能力指能用简明准确的科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等,来表述有关科学规律、科学现象和科学过程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科学表述能力是当前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学业水平考试中,除选择题外,表述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题型,需要学生将理论概念、科学图表或生理过程模式图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它对学生的关键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信息提取、图表分析、图表文本转换和科学表达。
一、科学表述题中考察的学生关键能力
表述题是一种知识综合运用题型,考察了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特别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要求较高,而考察关键能力实际就是考察学生科学表述能力,具体包括:首先,提取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根据题干内容提取其中有效的、关键的信息,并且对相应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其次,图表分析,在科学表述题中往往会提供一些图表,学生需要读懂图表,分析出图表中表达的内容,将图表信息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文字或是数据信息;最后,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生用一句或多句科学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述,即科学表述,将自己总结的信息专业地表达出来,同时对相关现象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高中生生物学科学表述能力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中生完成科学表述题的情况,发现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高中生在生物学科学表述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题干信息提取不够全面
在科学表述题中,高中生需要在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但是就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遗漏了一部分的题干信息,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学生的答题也不够完善,甚至会出现解答与题干信息相悖的情况。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在生物学中信息提取能力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对学生的科学表述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
(二)图表分析中观察不够仔细
图表是科学表述题中比较常见的,图表中可以展示各种不同的信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学生在观察图表的时候并不仔细,因为在日常的教学中,教材、习题等都会对一些常见的图表进行分析,当学生看到科学表述题中比较熟悉的图表的时候,部分学生会直接遵循常规原则,思维中带入自己曾经掌握或熟悉的图表,往往没有仔细观察其中的各项指标名称会造成信息识别错误,影响到学生最后的科学表述。
(三)分析表述不够专业
生物科学表述题中不仅考察的是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对生物专业概念和现象的专业表述。就当前高中生的答题现状分析,学生虽然可以了解相应信息表达的含义,但在表述的时候并不全面,其中对专业概念的表述比较少,更多是一些口语化的表达,而且在表述的时候,学生的延展能力明显不足,不能将生物知识、现象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反映出高中生在分析表述中存在的不足。
三、高中生生物学科学表述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信息提取全面性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答科学表述题的时候会遗漏部分题干信息,而且每个学生遗漏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不同学生获取的信息基本可以总结出题干蕴含的所有信息,这是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思考习惯造成。
在教学实践中,上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在面对科学表述题时,学生也可以更加全面地提炼出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为学生的分析表述提供充足的依据。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出科学表述题的题干内容,引导学生分组提取其中的生物学信息,让每个小组尽可能多地找出其中的信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如在“细胞结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关于细胞结构的文章片段的,要求学生分组找出文中的生物知识信息。首先,给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整理每个小组成员找出的重要信息;其次,以接龙的方式让每个小组代表阐述本组提炼的信息,不能重复之前提到的信息,不能及时提出新信息的小组被淘汰,只剩下最后一个小组作为优胜小组;最后邀请不同学生分享提取信息的有效方法。如此有一定竞争性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用心提升自己的信息提取能,如此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传授学生图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在对学生科学表述题回答情况的分析中发现,大部分在图表分析中出现问题的是一些生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询问学生之后,发现这部分学生在看到图表之后,看到其中图表的外观比较像自己之前分析过的图表,直接将自己之前的分析带入新题中,容易出现误答误判等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进行图表分析的时候,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步骤,无法规范分析图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图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更加有效引导学生尽可能清晰、深入的分析图表中的信息。首先,学生需要注意图表中的一些观察指标,对于表格,需要观察表头中表述的指标名称,进而了解表格中要表达的基本内容,同样,在一些统计图表中,需要观察不同坐标轴表示的指标和具体数据,还有其中不同对比项表示的内容;其次,观察其中数据或是线标的走向,很多的时候,这也是观察的重点,从中总结具体的生物学规律和现象。如曲线图,按步骤依次观察分析横纵坐标-点-线-面。最后,进行信息的对比,在总结了其中生物规律和现象之后,带入到图表中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以了解自己总结信息的正确与否,同时教师也也可以将相应的规律信息与自己知识积累进行对比,在出现差异的时候,可能是在图表分析中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通过以上基本的图表分析方法步骤,可以让学生图表分析更加准确,提升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
(三)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纠正学生的专业表达
学生在科学表述题的解答中对于专业概念的分析不清,很多是因为学生日常表达不够,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纠正学生的专业表达,让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运用专业词汇、术语进行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就一些生物学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特别是对学生一些表述不到位的情况,有很好的优化效果。很多时候,学生心理知道相应的知识理论,但是表达不出来或是表达不够专业准确,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表达。如对人单双眼皮的遗传的分析过程中,有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是说:“双眼皮的人身体力可能有单眼皮基因的,但是单眼皮的人身体力没有双眼皮基因。”笔者知道学生想说的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但是在表达的时候没有指出来,所以笔者纠正了学生的说法,并且要求学生重新表达,所以学生很快总结到:“单眼皮是隐性基因,双眼皮是显性基因。”此外,“身体里”是口语表述,专业概念应该是“基因在染色体上”,把“身体里”改为“染色体上”,这样的表达更加专业准确。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重新阐述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如果只纠正而没有让学生重新阐述,学生的记忆比较薄弱,很容易遗忘,重新阐述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可以牢固掌握相应的专业表述。
综上,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并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科学表述题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科学表述能力当前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学表述能力。
参考文献:
[1]平原.基于能力测试的生物学科学表述题答题策略[J].生物学教学,2021,46(1):57-59.
[2]葛科学.生物学中考试题信息获取能力提升策略及途径[J].中学生物教学,2020(19):65-67.
[3]李尧.从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56):133-134.
[4]孙英姿.浅谈高中生物学科学生素养提高的策略[C].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七辑),202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