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依托新课程标准进行单元情境教学设计,围绕重要概念,提出核心问题,创设单元学习情境,通过“情境-问题-活动”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子情境下根据子问题分组合作进行资料分析、模型构建、实践探究、社会议题的讨论,进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单元教学设计;种群及其动态

新课程标准在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中提出以真实情境组织命题作为命题的原则,高考评价体系中也提到高考命题应以“情境”作为考查的载体,合理创设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作答。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如何在情境中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完成学生从“解答试卷的能力”到“问题解决的能力”的转变,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呼唤着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去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场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提高学生分析、探索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以“种群及其动态”这一单元为实例,创设能够为整个单元教学内容提供支撑的生物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一、“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属于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这一模块,内容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本单元在教材的编排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中有关生物个体知识的延续,也是后续学习群落、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等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前面学了稳态与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本单元进一步从群体水平分析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这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二、确定“种群及其动态”单元学习目标

基于对单元内容学科地位的剖析以及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的学业要求,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系统观、稳态与平衡观解释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阐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适用范围;能够分析具体实例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说明种群数量的波动、爆发和下降等数量变化情况;

2.学会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说明种群数量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学会通过模拟实验掌握“抽样调查”的科学研究方法;

3.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通过比较归纳种群研究应用的一般规律;

4.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学生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用真实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本单元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抓住重要概念,对情境与问题进行整体性设计,创设单元学习情境,并将单元学习情境分解到每一课时,围绕分解的课时学习情境设置问题与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时,基于单元学习目标的需要,提出核心问题,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创设真实而复杂的情境,可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科技发展联系起来,使知识具备迁移性,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种群及其动态”单元学习情境的选择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可分解为三个核心问题:种群的个体数量状况如何?其数量将会怎样变化?影响其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这三个问题分别指向本章第1、2、3节课的核心内容。笔者以“汕头苏埃湾红树林湿地主要种群及其动态”为单元的主题,让学生以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身份代入,通过该主题情境将本章所涉及的以种群密度为核心的种群数量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影响因素等内容贯穿起来,在每个课时都设计与该大情境相关的子情境和子问题,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活动的渐进性和层次性。该主题情境取自学生生活所在地的实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素材,又能启发学生发现真实问题,从而促进新知的形成。

五、“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过程(如表1)

六、“种群及其动态”单元评价目标

本单元评价目标包括:(1)在学习“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活动中,能厘清种群各个数量特征的相关关系,具有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况、表达交流的能力;(2)在“构建数学模型”和“探究实践”的活动中,能够设计和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实验,并能够进行数据整合,数形转换,具备归纳与总结、构建模型等思维能力;(3)在学习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后,针对社会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评论,具备社会责任,能树立系统观、稳态与平衡观。

七、“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反思

要做好基于情境教学的单元整体设计,需要在课前查阅和整理文献资料,寻找与单元主题相切合的真实情境,并思考如何将情境的驱动力转化为问题的驱动力,使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本单元是依据课程标准,以重要概念为主题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围绕着汕头苏埃湾这个真实情境展开,单元的三节课内容对应三个核心问题,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设计相应的子情境,让学生在这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进行主动学习,进行建模、比较、归纳等思维训练,形成生命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形成社会责任,能较好地达成了单元教学目标。基于情境教学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值得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2]王红梅,周初霞.基于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情境、问题与活动的单元整体性设计[J].中学生物学,2020(12):18—20.

作者简介:谢海燕,汕头市澄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室生物教研员。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79.09.21,学历:大学本科,职务:教研员,职称:中学一级,工作单位:汕头市澄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