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是一种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的学科,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音乐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好的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够带给学生很好的情感体验和直观感受,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中国民歌教学能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劳动光荣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教学;音乐鉴赏;中国民歌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去感受音乐,而中国民歌文化内容十分丰富,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带给学生很好的情感体验和直观感受,因此,教师如何运用充分引导学生,把中国民歌鉴赏课程更加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感受民歌中蕴含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会劳动人民的热情和智慧,帮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学会音乐表达的技巧,把音乐融入生活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教材,创设生动情境,增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国民歌教学承载着更为重要的使命。教师要通过鉴赏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不同体裁的民歌,深入了解不同民族民歌所蕴含的民族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认识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立足教材,深刻研读教材,把握学情,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将鉴赏教材的民歌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教学,增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例如在《弥渡山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丰富的弥渡山歌,选取除了课本素材之外的经典弥渡山歌,进行课前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弥渡山歌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如《小河淌水》《山对山来崖对崖》等歌曲,选取龚琳娜和李谷一等歌唱家的演唱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弥渡山歌表达朴素情感和叙事的能力,感受歌唱家对歌曲专业演绎的震撼。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利用微课、电子白板、音影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情境创设,能够很好地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因为民歌区别于高中喜欢的流行音乐文化,在教学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抖音、B站等视频教学方式,在遵循艺术性原则,保持审美的同时,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挖掘民歌作品中的趣味性。通过视频将学生带入到作品中去,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尤其是在新课导入阶段,利用一些趣味民歌视频进行导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激发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的欲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着绝对的了解,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丰富视频内容的同时,做一些趣味化的处理,不失趣味的同时,保持审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一杯美酒》《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蝉之歌》等少数民族民歌的鉴赏教学中,因为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不了解,教师在具体情境构建的时候,可以播放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歌唱视频,带学生走进创造作品的少数民族,了解作品的相关文化,在专家演唱民歌的视频中,让学生直接进行视听享受,用最直观的情感去理解民歌作品。动态化的视觉呈现,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旨,触动学生内心感悟。即便有些歌曲语言文字并不能被学生理解,但也能通过直接的情感经验来欣赏少数民族的民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各方面水平进行科学的合理规划,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注意利用网络交流学习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与时俱进,学习创新教学方式。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教学
教师在进行鉴赏教学时,常常无意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观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教师的审美观点,忽视了学生的观点和喜好,不利于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成长。导致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不大,互动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鉴赏教学时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科学开放的原则,结合生活化的素材以及符合学生心理的内容进行开放性的教学设计,在思想和审美上,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包容学生不同审美观的出现,不用权威观点和教师主观审美影响学生的发展,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姑苏风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发表自己对姑苏风光的感受,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搜集资料,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江苏民歌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并阐述自己喜欢它的原因,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一首进行完整的鉴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单元内包含的陕北民歌、云南民歌、湖北民歌、河北民歌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讲述自己喜欢哪个地区的民歌,以及喜欢的原因。通过比较学习和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让学生对汉族各地区的民歌有更为深刻和直观的了解,学会分析不同地区文化对音乐文化的影响。如陕北民歌的粗犷和热情与江苏民歌的柔情与含蓄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中国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格多变,内容丰富,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支脉,因此,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而中国民歌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合我国劳动人民最淳朴的感情,在历史的发展下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趣。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生动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容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走进中国民歌。
参考文献:
[1]杨健.中国民歌的五种属性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可采用的一种切入方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3):4.
[2]王文娟.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以中国民歌大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评论,2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