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未来教育的大趋势,相对于应试教育下目标明确、模式固化的弊端,新课改下教育必须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同时,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被赋予了更加丰富与深层次的意义,本文从全方位育人、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以及人文教学的角度深入探讨班主任德育教学的开展路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工作路径
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必须更加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而其中离不开高中班主任推陈出新的大胆尝试,包括鼓励学生寻找自我、正视压力,也包括结合家-校-社合作理念完善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全面落实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德育教育,让高中真正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身心快乐成长的基地,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一、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中“全员育人”强调从学生、学校到家庭、社会,实现“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这些要素作为学生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都应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并且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而“全程育人”则强调在时间要素上,对学生的教育要贯穿于学期的始终,包括对双休日、节假日的安排与指导,都不可有任何懈怠与放松。
高中班主任作为高中生心理、学习与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教师,不仅应对学生的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品格养成、性格塑造以及人生规划有具体的掌握和能动性,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全员育人”的角度出发,将各个领域、环节中的育人环节有机串联起来,包括加强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力度、敏锐抓取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突破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与生活中来等等。
二、强化自主管理,自省自查
进入高中以后,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较为成熟的自我意识,但同时也存在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短板,而这些能力都能够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升与锻炼。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高中岁月中获得足够的意志力磨炼与心智成长,是当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以班级管理为例,传统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控制型管理模式,所谓“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上面喊破嗓子、下面纹丝不动”等等这种让人备感无力的管理模式,既让班主任心累,也让学生很被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伴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推行,班主任也应调整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充分发挥高中生应有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从自身的成长需求、学习需求出发,进行自主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放权”的适度性,既要保证尊重与理解,又要兼顾严肃与规则。其中针对高中生“自理”能力的管控方面,比如纪律管理、组织安排等,班主任完全可以选择“放手”,要知道,这些基本的规矩或许在小学阶段还需要强调一下,对于高中生来说,与其牵着鼻子走,不如让学生自己“手握缰绳”,学会自己制定规则和纪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还会更加清晰地认知认识到学习任务的紧迫性与长短期任务的矛盾性,当一个人开始正视自己的处境时,就会调动出更多的能动机制去应对难题。曾经有一个学生说:“当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以来想要成为飞行员的梦想,与眼下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时,我突然就觉得时间很紧迫、知识很宝贵,整个人都是顿悟与觉醒的状态了。”可以说,一味只知道低头死学、被动接受指令的学生,哪怕考得再好,也只能算作考试机器,根本不能叫做人才。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让高中生学会自查自省、自主管理,班主任就必须花心思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目标、看清楚自己的未来,在挑战到来时能够筑起坚定而牢固的堤坝应对冲击。
三、突出人文教学,因材施教
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课改下的德育教育强调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即不再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其实现多方面的发展。在过去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多少热爱与兴趣被扼杀在考试压力之下,所谓艺术特长生只是给主科成绩提升无望的学生另辟蹊径的选择,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则没有选择艺术特长的权利,学校不提倡,家长更不允许。
而新课改后,班主任工作的思路有所调整,因材施教的理念强调对学生应采取鼓励、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长处与短板,看清长期与短期目标的协调性与矛盾性。现代社会成长起来的高中生,都有着相对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期许有了更为成熟的展望,但同时也存在不够成熟的矛盾心理,有的学生甚至抱有“学习无用”的消极态度。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对于有厌学心态的学生,班主任要重视学生错误心态的根源性挖掘,让学生理解“基础”与“高度”的辩证关系;而对于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班主任则应从独立个体的角度引导其放松心态,排除其他任何“非本我”的要素,只从知识学习这一个角度去看待学习本身,以一种更为客观的心态应对压力,就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得到更加正面的品德塑造。
转变教学思路、深化德育教育,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与多面性,班主任工作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面面俱到,但只要从心出发、以爱倾注,将每一个学生都看作一株株蓬勃生长的幼苗,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相信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问题上会不断突破创新,拥有更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晓红.新课改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智力,2020(18):171-172.
[2]黄作贞.刍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渗透[J].高考(综合版),2015(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