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习是教学整体步骤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此环节并未过多重视,语文教师上完课之后告诉学生下节课的任务,口头上交代学生提前预习,但是很少有学生付诸行动。分析学生对预习环节不重视的原因,无非是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的不得当,学生们认为的预习就是看一遍课本内容,那么,他们也就认为既然教师会讲,可看可不看,很多学生便忽略了预习环节。因此,为提高学生对预习环节的重视程度,提升预习效率,教师就要优化小学语文预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策略;优化策略
学习习惯影响着学习效果,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态度端正,听课认真,做题认真,学习上取得很不错的效果,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恰恰相反。而那些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都会提前预习课程任务,前一天知道教师要讲解的内容,第二天在课堂上就会有针对性地听讲,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文化素养的综合型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很强,因此学生务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重视预习环节。本文就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起,提出优化小学语文预习的具体策略。
一、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促进小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培养
小学生想要学好语文科目的前提是对语文感兴趣。小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就是兴趣第一位,对哪个科目感兴趣就越积极,在课堂上主动和教师互动,课下也会认真完成作业。预习本身就是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事情,在没有教师和家长引导的情况下,学生若还能认认真真提前学习知识,这说明他们很喜欢学习该学科,也就能学好该学科。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听从教师的教导认真完成预习的,所以,教师要采取相应的优化预习策略,让学生喜欢上预习。每一次都能在课前认认真真完成预习任务,坚持的次数多了,就成为了习惯,这无疑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在不用教师提醒,学生也会主动预习,这无疑促进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培养。
(二)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
小学一个班级少则十几名学生,多则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统一,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强,教师稍稍点一下就明白了知识点中包含的意义,有些学生花很长时间思考也不理解其中涵义。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极则是时刻跟上教师思路,学会所有的知识点;另一则是教师讲下一个知识点,他们还思考着上一个甚至上上一个知识点,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遗留的问题很多,这也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低。而当语文教师优化了预习策略,所有学生提前预习学习任务,知道自己哪里不懂,上课就着重听哪里,课堂上有很多时间解答学生疑问,做到所有学生不留疑问,教师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优化小学语文预习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在微信群中发送预习内容相关的视频
现在信息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即使课下也可以和家长及学生互动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优化语文预习策略,教师完全可以用好微信群。全班学生都在群里,发送一个消息,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都能看到,这就有利于统一管理,教师可以在群里发送预习内容相关的视频,让视频带动学生预习。例如,“秋晚的江上”这一课,教师可以录制一个预习提醒视频,告诉学生要朗读一遍原文,找出里面的意境、意象,叙述出这首诗的意义,这样,学生就有了预习目标,不会盲目地无从下手了。
(二)运用“项目实现法”预习学习内容
提到“项目”二字,我们一般将它和工程联系起来,同样,它也可以用在教学中,把学习任务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构建起这个项目,完成这个项目就等于实现了学习目标。小学语文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作一个项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环节完成这个项目,至于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自己总结下来,课堂上和教师同学可一起讨论完成。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师可设定一个预习项目“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就会从内容、结构、情感等方面解读这篇文章,最终完成预习目标。
(三)“艺术表现法”预习学习内容
“艺术表现法”即是使用艺术的方式完成预习内容。如今,大部分向学生都学习艺术类课程,画画、跳舞、声乐等等,而且每一位小学生都有个人的艺术喜好,语文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完成预习内容。例如,“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图画;喜欢跳舞的学生可以在读完课文后编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舞蹈。
(四)家长配合完成预习环节
预习的环节一般是在家里就进行,小学生自律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和家长商量,让家长帮自己和学生配合完成预习环节。例如,习作:写观察日记这一节,当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之后,比如,观察家里墙壁上的画,家长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然后在和孩子协商好的情况下,录制出孩子讲述“观察日记”主题的内容,发送给教师,让教师评判,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策划课堂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任务中,教师想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学生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完成教学的整体步骤,在这个整体步骤中,预习环节是第一个步骤也是教学实现目标任务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重视预习环节,才能带动学生重视预习环节。就预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而言,既能促进小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培养,又能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正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关于优化语文的预习策略,本文提出了以上几种方法,教师可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闵珏英.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9):2.
[2]林顺明.论小学语文的预习优化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21):2.
[3]吴陈君.小学语文预习策略之探究[J].教师,2015(34):2.
[4]王彪.基于预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优化[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