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作文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应当引起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重视。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必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当中,结合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探究语文作文的深度教学工作,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作文写作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良好培养,从而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得以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方法;指导教学
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语文写作的教学水平方面仍然不够。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着祖国未来人才的质量。小学生的发展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新课标,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水平,在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对语文写作提高兴趣,从而使其语文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一、小学语文学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相应的素材
有许多学生对于作文写作十分抗拒,产生了厌烦心理,提笔思考许久也无法下笔。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即使搜肠刮肚,也很难获得灵感,没有内容可以说,没有内容可以写。而素材的缺乏,则是由于书籍阅读量的不足以及对生活观察的缺乏。
(二)缺乏正确的写作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当中,通常并不会针对于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写作能力训练。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语言并不能够充分地理解到位,也无法组织起顺畅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缺少开阔的思维空间
在教学工作当中,当完成作文写作任务时,需要有老师来列出作文提纲,并向学生提出写作的要求。而学生需要按照老师规划好的框架去写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使得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束手束脚。例如,在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当中,教师会提出要求,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写作:这个地方所在的位置,这个地方的景色,自己为什么要推荐这个地方等等。而实际上每一名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写作的顺序和内容也应当多种多样。而在教学工作当中提出如此多的要求,就会让一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要求写作的心理诉求
在教学工作当中,应当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学习写作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意愿对于其学习的成效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如果学生本身缺乏学习兴趣,并不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完成,而是在教师的敦促之下完成,那么就只是在简单地完成课堂上所布置的写作任务,而不是在学习写作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真正掌握写作的诀窍,也就不能达到提升其写作能力的目的。根据相关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被强迫的状态下,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往往是最低的。而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则会使完成的过程轻松愉悦,从而使效率成倍增加。教师在开展作文写作教学工作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诉求,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完成对写作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我们应当明白,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充满表达的欲望,才能够充分享受写作的乐趣,才能够不断锤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教导学生写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探究学生厌恶写作的原因,找到学生在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实际情况有了全面的掌握,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享受写作的乐趣,能够自觉地练习写作。将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工作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完成写作任务到主动写作,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在写作教学工作当中获得更好的成效。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激起了学生的厌烦心理,那么就很难使写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二)留心观察生活
美丽的世界是学生开展写作的灵感来源。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就必须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当中自由地释放天性,让学生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发出疑问,让学生能够与万物为友。自然界的草木枯荣、日出日落,都足以称得上美丽的奇观,都可以成为作文写作的绝妙素材。例如,在观察日记的写作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春季与夏季雨水的不同变化,并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回忆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并思考在日常生活当中听到的关于描述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不同词汇。在开展写作训练时,也不一定要让学生每次都写成完整的文章,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节,让学生完成一两个段落和对话,从而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同时避免学生因为篇幅过长而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写作之前就留心观察日常生活当中的种种现象,为写作积累素材,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爱好。
(三)增加课外书籍阅读量
读书是胸中笔墨的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途径。除了积累素材之外,读书也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从而使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借鉴写作方法,通过大量文章的熏陶,在写作练习时写出更为优美生动的语言。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作文教学的成效十分重要。广大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写作的引导教育,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写作、主动观察生活、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在写作方面真正进步。
参考文献:
[1]谭栋梁. 小学语文中段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2,(19):61-62.
[2]李文. 小学语文中段作文写作指导教学探究[J]. 学周刊,2021,(3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