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做好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小学班主任大多由科任教师兼任,他们一方面需要从事学科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引领作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许多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由于缺乏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入研究,导致教育管理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推动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意味着班主任需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着手对班级教育管理机制进行有效优化,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规律的情况下,不断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途径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便于德育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时候需要重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德育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相关性,融入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也为融入生活化元素开展德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鉴于此,班主任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以班级导入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当在实际生活与德育之间,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德育中的生活化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一、以人为本,加强沟通交流
首先,班主任需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赏识的眼光和激励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其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需多多观察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合理的语言使其小小的优势转化成引以为傲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和生活自信。
例如,在日常课间活动中,班主任发现一名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体能非常优越的学生正在玩耍,做课间游戏时总能获得胜利。班主任需适时出现并用鼓励的语言支持他,还可挑选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其沟通,使用“老师发现你体育特别棒!可以再努力一些,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吗?”的鼓励性语言进行交流,使其树立体育自信心,甚至走上专业体育的道路。最后,班主任需做到一视同仁,要理解部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弱、自我认知不准确、语言幼稚化以及学生主体差异性大的特点,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学生给予更多关爱与关心,使“慢孩子”也能顺畅与班主任沟通交流。事实上,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在接受能力和逻辑思维方面更为机敏细腻,需要班主任主动挖掘,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网络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要正确引领学生运用网络。网络信息犹如一把双刃剑,教师要重视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理论结合实践,实现家校合作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对理论性内容的分析和讲解,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主任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学生是班级教育管理的主体,在开展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凸显学生主体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班主任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管理,让学生的主体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配合他人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为此,班主任应当建立完善的班干部选拔和培训机制,让班干部能够真正发挥桥梁的作用。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还可以制定班干部轮班机制,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三、规范班级制度,加强管理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学校生活与学习的基本组织。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连接者,其对班级的管理直接体现了学校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将学校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更好地落实在班级中,从而进一步制订团结、有序的班级准则,倡导小学生严格地按照班级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级制度的实施中,班主任应秉承“严格”一词,采用奖惩制度,使学生意识“制度”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在安全、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保持良好习惯。
例如,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守规矩,成方圆”的班会活动,首先向学生展示学校的相关制度,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言行举止方面应该做到什么。紧接着教师宣布:“我们要在学校的制度上,制订属于我们班的制度,但是我们要一起制订,一起遵守规则,一起创造有序、有爱的班集体。”然后班主任展示自己列出来的相关内容,包括班级卫生、学习、财务、交际、纪律等方面,并让学生通过举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班主任还可适当地“放权”,让学生制订迟到、作业未写完、上课说话等不良习惯的惩罚措施,以及表现优异者的奖励内容,增强学生对制度的遵守度。同时,班主任也要强调自己对“规则”的重视程度,督促大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也建设更好的班集体。
综上所述,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必须不断转变工作思路,根据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合理调整工作策略,在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且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
参考文献:
[1]范颖萍.立德树人,任重道远——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J].新课程,2022(3):226-227.
[2]张旭东.对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