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推动教育界加强对全面发展人才的培育和选拔,而这类人才往往都拥有审辩式思维。当前教育大环境下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许多学生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下失去了对审辩式思维的养成,最终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审辩式思维;核心素质
引言
不同于其他思维,审辩式思维同时也被称作批判性思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审辩式思维往往从正反两面来思考问题,从而用理性的思维对事物进行推理和思考,最终解决问题。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
在社会发展趋势中,未来社会对于高级人才和全能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未来社会发展方向更偏向于科技化发展,而拥有审辩式思维的人才在针对各种科学研究和高等知识学习上面拥有更多的优势,他们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面习惯用审辩式思维,也就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考虑不同情况,大大降低了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大量拥有审辩式思维的人才可以推动社会积极向前发展进步。而高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重要学科,需要通过教师的种种努力,帮助学生培养审辩式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二、培养审辩式思维的方法与策略
(一)培养“审”的思维
首先,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要想培养出拥有审辩式思维的人才,首先需要培养“审”的思维。审,是指审查、观察、记录,也就是需要学生对所拥有的已知信息进行了解和分析,从而打好基础。这种对于材料信息学习和分析的能力也是高中数学学习和解题的必备技能之一。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对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基础概念进行了解和学习,然后学会从这些概念中延伸,将已知的概念知识点进行加工和分析,不断锻炼自己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题得到锻炼,从而由内至外地真正吃透知识点,掌握教材知识。
许多高中数学教师认为,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抽象思维,其实情景思维教学对于高中数学学习和理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的内容为例,教师针对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等相关知识仅仅通过抽象的文字讲解是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的。而这时,情景教学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锻炼审辩式思维,同时学生可以在理解相关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自发提出问题,例如子集和补集之间是否有什么相关性?交集与并集一定是相对立的吗?这些问题可以推动学生思维的培养,从而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培养“辩”的思维
如果说“审”是审辩式思维的基础,那么“辩”就是审辩式思维的核心。学生通过“审”对高中数学教材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然后通过“辩”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而“辩”思维的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习惯。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常用逻辑用语为例,其中各种数学关系和条件让人难以理解,但是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出发点,激发学生进行“辩”的思维培养。例如其中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学生首先通过“审”学习基础教材知识,然后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入学习和训练。首先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教材知识自发提出问题,然后组建学习小组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享和讨论。小组成员由于个体的差异化,面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向,而丰富学生思考角度,补充单个学生思考范围狭隘的不足。长期进行思考角度和范围的拓展,学生就会养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看待问题的习惯,从而推动审辩式思维的培养。
(三)理清思维逻辑
对于高中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不仅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连贯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知识的相关思考方向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用理性思维将解题方向和思考方向进行融合与连贯,通过不断的归纳总结后,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有些学生对于数学问题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但是却不能将不同角度进行结合,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解题思维。杂乱的思考角度只会让学生感到烦躁和无从下手,而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培养。在上文提到过的集合的相关内容中,针对不同集合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学生可以用从大到小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已知集合A与集合B,先分析两个集合与全集之间的关系,再分析是否为子集关系,最后分析交集并集的可能性,从而拥有流畅的逻辑思维,不断培养理性的审辩式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审辩式思维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之一,将审辩式思维培养纳入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高质量思维活动训练,加强审辩式思维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补充人才缺口,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余丽娜.高中生物议题式教学中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2021.
[2]陈锴.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分析[J].数学大世界,2020(1):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