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是一项关注国计民生的大事。无论前路坎坷与否,我们都应该重视,都应该努力完成自己的双减任务。作为班主任,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注重学生高质量的习惯养成、给予不减量的情感激励与高质保量的目标激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发展,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双减”;习惯养成;情感激励;目标激励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中共中央对教育方针和教育事业的重要决策部署,而一系列“双减”政策的出台,既是对校外培训的全面治理,也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挑战,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大挑战”。
班主任,联系最密切的“双减”当事人之一,在贯彻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要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因策而变,因势而新”,摒弃教育“内卷”,回归教育初心,用爱与温暖浇灌花苗。作为年轻的新手班主任,在新政策的驱动之下,我更加注重学生高质量的习惯养成,给予情感激励,提供高质保量的目标激励,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成长自我,成就自我。
一、注重高质量的习惯养成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其特有的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情绪丰富、自控能力差等。针对这些特点,在课程改革、教育革新的今天,更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上,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
首先,在开学之初与学生一同订立班级约定,逐条拍板,逐项通过,以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帮助其自我管理与约束,培养主动性,优化班级管理。
其次,在班约形成之后,我们还需要通过外在因素对学生加以约束,为班约的推行、习惯的养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需要全面贯彻实施德育量化制度,将每项班约转化成德育量化标准,从卫生、体育、学习、班级付出等多个角度进行德育考评,并得出每个学生的一周表现考评等级给予表彰,学期末加以汇总,这种评价是综合性、多元性的,将教育从“单纯育分”转变到“全面发展”上来,破除一贯的“唯分数论”思维,把学生的品行教育与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因材施教,挖掘学生闪光点,打造多才多艺班集体。
最后,完善班级团体,要坚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为让所有学生意识到他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我们需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组建班干部团队,这支团队便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分配灵活多样的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讨论确定自己本组的“长板”与“短板”,以此来建立多样化的自治小组,小组的每个学生各司其职,激发团队合作的责任感,激发主人翁意识,养成自主、自律的好习惯。
二、不减量的情感激励
情感交流,以爱为先。学生的动力、热情与积极性等,很多时候都与有效的情感激励密不可分。而这种激励的基础便是对学生的爱——关注、关心、肯定、信任,当学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爱时,他会更容易敞开心扉,班主任的教育也会更容易被接受。对学生实施情感激励要讲究方法,第一,适时捕捉学生亮点,公开语言表扬,并给予眼神肯定,这种正向反馈能够培养学生的信心,激发其内在积极性,同时在班级内部树立榜样,营造良好、向上的班风。比如,上周我班两个调皮的学生主动去帮别的宿舍打扫卫生,让这个宿舍避免被扣分,这件事我也是从被帮忙的宿舍学生周记里得知的,于是我便拿着周记在班里用高拍仪展示并庄重地实行了一个颁奖典礼,其他孩子也因此对这两个调皮捣蛋的男生有所改观。调皮不一定自私,捣蛋也不能永远与搞破坏捆绑在一起,每个学生都有优点,班主任需要做的是不减量地抓亮点,公开表扬,给予肯定。
第二,刚柔并济,爱中有严,严之有度。情感激励不等于一味地放纵与迁就,作为班主任,应该客观看待、评价学生。当学生犯了错,我们需要做的是私底下直接指出他的缺点与错误,并加以积极诱导,指出其该努力的方向,同时看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摒弃“刻板印象”,少做“裁判”,多当“参谋”。
第三,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在与学生的相处交往中,有些班主任在无形中便生出厚薄之情,对懂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格外关照,爱护有加;而对调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多加训斥甚至冷嘲热讽。其实,所有学生都一样,都渴求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尤其成绩较差学生较为自卑,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鼓励与帮助。即便是拍拍肩膀摸摸头、一句轻声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使他们难以忘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坚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用各种方式去开启学生“心灵”,用“情”培育,用“爱”启发。
三、高质保量的目标激励
确立适合的目标,诱导产生人的意志和行动,实现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即为目标激励。对于初中生而言,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分层次、分大小、分远近等制定合适的目标。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看重过程,轻视结果;在追求目标时,还应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调整,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目标。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追求目标之中,达到忘我境界,那么终有一天,目标自然而然便会达成,而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双减”对学生是减负,但对班主任工作,则是提出了更高的责任担当和对学生全方位引领的提升策略更新。作为班主任,在双减的驱动下,我们应时刻注重学生高质量的习惯养成、不减量的情感激励与高质保量的目标激励,把握时代脉搏,做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导向,超越自我,成长自我,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出版地: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
[2]熊华生.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M].出版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郭家琴.大格局落实“双减”,小细节德育赋能[J].教育家,2021(52).
[4]桑国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探究[J].家长,2021(02).
[5]李红恩.班主任,要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排头兵[J].新班主任,2021(11).
[6]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