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个性素质的不同,每一个班级都有几个学困生,尽管他们的认知过程与普通学生多有不同,但教师应深度认识到他们的差异,尊重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以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与教书育人的凭借,贯彻分层教学理念,实施差异教学原则,力求全班学生的认知结果趋于一致。无论如何,教师都要做到面向所有学生展开教学,彰显教育的公平性,让扶困达到扶育。基于此,本文立足公平教育的出发点,基于扶困这一目标导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展开探究,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扶困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学特点,尽可能呵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目标不应受到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限制,即使是学困生,也应受到关注。为此,教师务必要将教学重点适度偏移到学困生身上,将扶困进行到底。此时分层教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教师应科学运用分层教学,让学困生有反馈、补充的机会,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从而获得成功的自信与体验。
一、发掘特长优势,享受成功乐趣
每个教师都应明白,学困生不是差生,认识到这一点,再想转化学困生难度也没有那么大。在日常教学与辅导中,教师应勤于观察学困生,积极发掘其在语文课堂上的闪光点,有区别性的进行鞭策、激励,争取“以偏带全”,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语文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兴趣、学习、成功的良性循环,以此保证学困生的学习成效。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名学习成绩略差但口齿伶俐、嗓音洪亮的学生,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这名学生担任“班级领诵”的职位,着重对其开展朗读辅导训练,并在课堂上不吝啬表扬与肯定,邀请其为其他学生做示范,慢慢的,这名学生的朗读水平就上去了,还在校级的朗读比赛中得了奖,在这一小成功的激励下,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提升了,成绩自然也赶上来了。事实证明,以一技之长带动学困生全方位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切实可行的。
二、遵循因材施教,促进提升进步
针对学困生储备不足、抓不到学习要领的情况,教师有必要强化其感知、理解、记忆的认知过程,帮助其进行重点词句再理解、写作技巧再分析等活动。教师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活动,制定与学困生实际能力相符的分层练习,并配以相应的教学与辅导。这样一来,既可以对其他学生进行提醒,又可以强化学困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知识储备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例如,在教授《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练习活动:(1)区分幕、慕、暮等形近字的训练;(2)理解“成熟”一词的训练,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反复默读,并说说是什么成熟了?(3)反复多样朗读课文,比如分角色读、个人读、合作读等。
三、精心设计教学,分层辅导补差
辅困、补差仅仅停留于查缺、补漏、改错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真正转化学困生,使其对语文的认知能力达到质的提高,实现扶困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辅导,着重补差、辅困,从而将学困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都调动起来,让其相互作用、协调一致,让学生学好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困生的启发、细心引导,使学生“自主”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科学合理有层次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思考、判断、推理,以此帮助学困生规避掉过多的盲目思考,使学生避免因多次思维活动而产生倦怠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疑惑可以得到解答,还能促使学困生将已有知识整合为知识网络,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将相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等词语进行识记和理解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训练,让学生在层层闯关中逐步达到学习目标。在A层次中,每个学生都要抄写上述词语两遍,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并尝试用“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等成语进行造句;在B层次中,假如你是秦王,在两次碰到蔺相如的“伶牙俐齿”时,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有方法,请你拿起笔将自己的对应方法写下来,尽可能多地运用本课中学习的几个词语;在C层次中,运用所给的几个词语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一层次分明的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检查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还能促使学困生对识记有误的知识进行更正,从而提高学困生的积极性,引导其编出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困生不仅整合了旧知识,还掌握了新知识,知识体系得到建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分层辅困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困生关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困生对语文与语文学习的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GDSSXX202107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蕾.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小班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9):40-42.
[2]叶格.量体裁衣更合身——浅析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