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受到了关注,因此,在开展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应将小学学段与特殊教育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与学习方式,以此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本文重点研究小学学段融合特殊教育的方式,并提出合理性意见,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学段;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实践探究
前言
就目前来看,特殊教育方式仍存许多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融合教育模式合理引入,结合特殊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针对性教学方案,为特殊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特殊学生学习质量。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职能,对特殊学生及时点拨和指导,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提升特殊学生学习效果,加快融合教育的改革步伐。
一、传统特殊教育方式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不够与时俱进
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兴趣,打击特殊儿童学习自信心,降低了特殊儿童学习效率。
(二)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特殊儿童学习结果的评价上,忽视了特殊儿童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性。
(三)忽视特殊儿童学习地位
随着教育的发展,强调应为特殊儿童构建更多的自主学习平台,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但在实际教学时,很多教师占据了课堂学习的主要地位,特殊儿童更多的是机械式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使得特殊儿童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
二、小学学段融合特殊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做好充分课堂准备活动,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课堂是特殊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想要将小学学段与特殊教育合理融合,首先,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研读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帮助,梳理小学阶段与特殊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以此确保融合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实行“就班随读”教学理念,促进特殊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当今的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倡应将“随班就读”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结合,这种教学理念为融合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以此为特殊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特殊学生的交往能力。此外,为了发挥“就班随读”理念的优势,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正常学生与特殊学生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对学生指导和点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在小组结束后,教师应将教学评价合理引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丰富教学评价内容和教学评价形式,像学生对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将学生学习结果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并重,通过鼓励的评价内容,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生对教师评价时,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学习意见和想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在小学学段与特殊教学融合过程中,由于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体发展大不相同,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兼顾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使得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侧重点放在个体学生身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对于特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问题的不理解等现象,教师需要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其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喜悦。对于正常学生,应深化问题的难度,满足学生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过程中,以《乌鸦喝水》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分层:特殊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能力中等、学习能力较弱。正常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能力中等、学习能力较弱。像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深化《乌鸦喝水》知识的难度,通过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教育教学。
(四)家校联合,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
在小学学段与特殊教育融合过程中,家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应有意识地构建起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家长配合下,共同促进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融合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家长群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高家长的地位,尊重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调整融合教学的方式。
比如,教师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以“融合教育”为主题,让家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教师也要客观指出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度,进而赢得家长的信任,使得二者之间起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学段与特殊教育融合过程中,是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家长方面,家长需要提高自己对融合教育的认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能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在教师方面,首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出符合全体学生的教育方式。其次,要加强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的沟通,构建更多的自主学习平台。最后,要尊重特殊学生的差异化,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提高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全礼.融合教育正走在大路上[J].昆明学院学报,2018,40(5):42.
[2]郑梦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特殊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新校园(阅读),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