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知识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这门学科的综合性也比较强,语文老师采用故事教学法教学,会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之中,理解记忆背诵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些学习部分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故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故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并且较快地去记忆较多的语文知识点。本文主要讲解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教学效果
故事教学法主要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教学,部分学生会觉得语文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对语文的知识内容提不起兴趣。但是如果老师采用故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故事教学法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上课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认真学习老师讲解的知识内容。
一、故事教学法的原则
(一)要有针对性
老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法教学时,其教学的内容需要紧扣语文中的重点内容,或者是需要围绕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展开。语文老师在课前想故事时,一定要确保故事的针对性,因为无论语文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后的结果都是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有一个比较好的掌握。针对性强的故事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有用的故事,它们可以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轻松地学会语文的知识内容。
(二)要有趣味性
故事教学法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让班上的学生能轻松学习语文知识。在这当中,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故事教学法中老师讲解的故事缺乏趣味性,那么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对课堂不感兴趣,如此老师的教学目的就不能够达到了。语文老师在使用故事教学法这种方法的时候,可以融入情节性比较强的内容,这样老师在讲故事时,就能够将故事讲的引人入胜。
二、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生动的故事,导入课程内容
小学生对于故事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老师可以用比较生动的故事作为语文课的开场,来导入语文课。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低,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实际上是比较低的,学生听着听着就会走神,但是故事教学法可以从始至终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比较轻易地就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慢慢地爱上语文学习。老师可以将课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融入到故事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印象会比较深刻。老师在讲故事,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通过学生的反应来判断故事的有趣程度。
比如学生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内容时,语文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蔺相如的趣事,引导学生对蔺相如有一定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一篇课文时,就会格外认真,去关注其中的蔺相如,顺带关注其他的故事人物。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这些故事中领悟到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是具有多面性的,仅仅依靠一篇文章不足以完整地去了解一个人,而老师在课前时,给学生讲解一些蔺相如的其他趣味性故事,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不一样的人物,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去进行《将相和》这篇文章的学习,并从中掌握一些文化常识。
(二)利用故事教学法,构设合理的情境
老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故事情境。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少会存在不理解的内容,因为在情境中,学生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内容的理解能力会比较强。与此同时,老师利用故事给学生设置情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绝大部分的小学生对于有趣的情境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大的,不需要语文老师长时间的督促,学生就会主动去进行语文的学习,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而且用故事构思出来的情境是比较生动的,绝大部分的学生也都可以很快认可这个情境,接受这个情境,然后利用它来辅助自己的学习。
比如老师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讲解时,就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帮助学生重塑当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被侵略的痛苦,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圆明园遗迹的重要性。如果老师只是讲解这一篇文章,部分学生不能够进行深刻的理解,但是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完故事之后,学生就可以从这个情境之中了解到文章的深意,从而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三)利用故事教学法,解读文本
文本的内容解读在语文的学习中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是必然要进行文本解读的,但是在面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文本时,如果语文老师不采用比较好的解读方法,学生在理解上是会有一些困难的。故事教学法就是一种好的语文文本解读的教学方法,语文老师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复杂的文本内容以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讲解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得到了有效提高,老师的讲课速度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上去了。
比如老师在讲解《松鼠》这一篇文章时,可以先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控,然后紧扣文章的内容,给学生讲述一个与《松鼠》相关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将课堂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故事的讲解。这样课堂的互动性也是比较强的,班上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这个故事讲解的环节之中,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快模仿语文老师的故事编织出一个精巧的故事,老师可以邀请这些学生在班上分享。
结语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方法,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一种产物。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合理地使用这一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学得又快又好,从而顺利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肖云.文学教育中的童话世界——从小学语文教科书探析中国童话的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13,(5).
[2]罗先慧.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