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获得了各学段美术教学的关注。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出了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能真正做到将学生作为主体,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验与感受,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学习,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又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体验式学习;实践探究
较传统的外在学习,体验式学习如同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是个体内在地全身心参与,它让学生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高中美术课堂教学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结合实际生活,创建体验教学情境
对体验式学习而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体验式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建体验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本是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但是往往课本中所设定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固定的,教师在创建体验学习情境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在情境中体验到知识,应该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体验学习情境的教学价值。此外,教师在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建学习情境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从而达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美术鉴赏《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中采取视频导入的方式,通过视频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一种民间美术工艺,如学生比较熟悉的剪纸,创建剪纸体验学习情境,其次在课堂新授环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由来和剪纸对我们国家的意义,让学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或网络上曾经看到过的剪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感受剪纸文化,并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自主设计剪纸,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对美的理解。
二、开展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体验学习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往往采取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作用。而体验式学习则不同,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体验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当学生在接受一个新知识时,往往会与自身的体验或以已习得的旧知识进行联系,体验式学习能帮助学生顺利展开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运用体验式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境,因而当学生遇到一些通过自主探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的引导和辅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学习人教版高一美术鉴赏《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这一内容时,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于了解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主要成就以及各流派的艺术特征,并能够对19世纪西方美术经典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解读、评价和交流,还需理解19世纪艺术家对西方传统美术的变革与突破,并说出其具体表现。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印象派到后印象派等各流派作品的形式、内容、特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辅导,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三、注重问题启发,深入体验知识
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学习探究是体验式学习应用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所以,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到体验中是教师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体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发挥主体地位,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感,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关教学目标的问题设置要格外重视,这些问题是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设置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更具有价值,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宜,如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则不能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如问题的设置过于困难,则会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削弱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美术《绘画的诞生》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构成一幅绘画作品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如何理解“点,线,面在绘画中的应用”等问题,学生进行简要地回答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
学生结合美术作品,与同学交流、探讨,加深对点、线、面在绘画中应用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吴冠中先生《建楼曲》中,点的大小对比;体会乔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点的虚实对比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帮助学生深入体验相关美术知识。
四、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感悟体验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是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有效措施之一,能有效将体验式学习的教学价值发挥出来。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恰当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体验,进而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掌握美术知识。但是为了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作用,教师在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将班级内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的基础上,要保证分配的合理性,科学性即每个小组内都应该分配有美术学习兴趣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达到平均每个小组美术能力的目的,这样既能提高每个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基础。其次,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到向其他人分享体验感受的过程中,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到学习体验中。最后,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开展竞争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组间竞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获胜欲,进而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美术设计《功能与审美—营造多样生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布置一项小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设计一款功能与美感并存的小作品,然后让学生带到课上,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对本组所设计的作品进行逐个介绍,最终由教师和班级内的其他学生进行投票评价,选出最佳作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在美术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体验式学习的运用进行深入探究,重视起体验式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邢宏林.体验式学习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学周刊,2021(17):2.
[2]马润会.分析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运用[J].家长,2020(2):2.
[3]徐洋艺.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运用[J].高考,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