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但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纪律观念、意志力、自觉性有很大差异,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突发事件,如恶作剧、吵闹、开小差等行为,极大扰乱课堂秩序,甚至会让课上不下去。因些教师要研究和提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突发事件;思想引导;有效技巧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在上课。突然,一名学生“妈”的大叫一声,引起了骚动,女老师生气地斥责:“捣什么鬼!”话音刚落,另一名学生就跟着喊:“嘛——”他在学牛叫,全班哄堂大笑。“安静!安静!”女教师使劲叫着,但无济于事,女老师生气地一摔课本,走出教室……
在课堂上,随时都会碰到类似的突发事件。我们为学生的调皮的言行感到苦恼的同时,不能不去重视研究处理这类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如果教师缺乏这种能力和方法,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更严重的会挑起师生对立情绪,导致教学和学习水平的下降,这已不是危言耸听。
笔者从事教学多年,投入很多精力去研究过这一课题,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一定成效。总结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常用的几种,供大家参考。
一、借题发挥法
上课正在进行。窗外传来“一、二、一”的口号声,原来是某班利用体育课在篮球场上进行队列操练,以迎接全校五步拳比赛。这一下麻烦大了,为什么?学生都转过头去看了。我迅速上前一步,挺直腰板,用力喊一声:“向右——转!”学生大笑,转过头看着我。我抓紧时机,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在烈日下操练需要坚强意志和集体观念,那么学习呢?”我停顿了一会,看到学生在等待下文,于是接着说:“学习是辛苦的,同样需要坚强意志和毅力,才可以避开内外干扰,现在正是锻炼的时候。请大家相信,付出努力,总有回报的!下面看这个问题……”。学生不再去看外面了,热烈地讨论起问题。
我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错误所在,而是揭示学习与操练之间的共同点,把学生视线转回到课堂上来,这种方法就是借题发挥法。它就是指就某事进行内涵上的引申、发挥,吸引学生思索,避开内外的干扰,继续集中精神听课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决窍在于借用的一方与要论述的另一方之间具有某种共同联系,切不可牵强附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直接处置法
当学生的言行打断教师讲课时,教师们最直接,也可以说是本能地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直接法就是指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帮助他改正错误,继续安心听课的一种方法。虽然现在提倡委婉,但在很多时候,这种方法显示了“一针见血”的巨大威力,很有成效。
有一次,我正在讲课,两个学生突然在下面打闹。我停了下来,平和地说:“怎么啦?以前听课不是这样的。你们的行为对我、对大家、对自己都有影响。这么大的人,要学会控制自己。请你们配合!”学生安静下来了。
从此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经验:直接法当中,要求教师的语言应文明规范;指出缺点一定要中肯,不可夸大其辞,同时讲话不能太长。夸大会扭曲事实,伤害学生自尊,激起学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抗”,那就失去预期效果,教师也难以下台,甚至种植下祸患;讲话太长、啰嗦,使人厌烦,同样失去成效。在上述例子里,我的批评中肯,既有赞扬,又有要求,合情合理,学生就容易接受,毕竟学生根本上是尊重教师的。
三、曲解幽默法
幽默,确实是课堂中的一味极好的调剂,令人在发笑中得到启示,运用得当,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啪啪、啪啪……”突然下起了大雨,学生纷纷扭头观望,有些甚至站起来,“啊!啊!”声音不断,议论纷纷,我不得不停止讲课。我静静地扫视了人群片刻,用力地慢慢地拉长声调:“唉——,我们的同学没有看过下雨!”学生大笑,站起来的坐下来了。我趁热打铁:“所以说大家孤陋寡闻,不学习怎么行呢?”课堂安静下来,教学顺利进行。
下雨本是常见的现象,学生只不过是敏感,但我故意把原因说成是“没有看过下雨”,引起学生发笑。在这里,我就是采用了曲解幽默法。故意曲解某种言行使听众出其不意,引起觉醒, 自觉纠正错误的一种方法,就是曲解幽默法。运用这类方法的要点在于教师的话语一定要出其不意,超出学生习惯的思维,形成一种思维逆差,产生幽默,让学生在愉悦中觉醒,自觉接受教育。
前面提到的那位女教师如果采用这类方法,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她可以说:“学习确实比较辛苦,要不然那位同学就不会叫‘妈’来帮忙啦!”接着她可以说:“另一位同学很想具有牛的力量和耐性,好把政治学好。我们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不对?”我想,如果这样处理,她不会跑出去了。
四、寓言故事法
寓言故事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地去阐述某种思想和观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认识和和觉悟水平。寓言故事法就是借助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和帮助学生树立某种思想和观点的一种方法。我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经常运用这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要注意的是:材料一定要典型、新颖、短小。一般则激不起学生兴趣;太长则变成故事课,达不到预期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所以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总之,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这必须因突发事件的原因、情况、影响、当时教学具体状况及教师本人具有的能力的差异而论。但无论什么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思想的引导,纠正学生错误的言行,维护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