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较高,在体育课堂上,通过开展相应的项目运动,能有效缓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之外,还能强健学生的体魄。体育运动方式繁杂多样,其中有一项非常有趣的体育项目——障碍跑。在障碍跑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对这项运动充满抵触,会感觉这项运动非常累,因此会对这节课产生厌烦的情绪。除此之外,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中的游戏器材开发利用率低,学生在开展这项体育运动时,没有清晰的认知,因此很容易错误地理解这项体育运动。本文围绕小学体育教学为中心,探究障碍跑中游戏器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障碍跑;游戏器材
障碍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考验学生体能耐力的同时,也考验学生在各项运动中的游戏技巧。基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综合性,很少有学生对其中的某一项器材有充分的认知。因此,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这项体育运动项目特点,对其中的每一项游戏器材,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和学习其中的运动技巧,从而深化学生对这项运动的认知,提高学生对这项体育活动的理解。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在障碍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对各种体育器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体育学习。
一、障碍跑在小学体育中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是活泼好动的,在障碍跑课程上,器材的形式比较单一,总是来来回回的那几样器械,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在教学时,总是很难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从课程角度来看,学生的自身能力还无法满足障碍跑这一课程的体能要求,因此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对体育运动项目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很多学生认为障碍跑运动项目与田径中的跑步相类似,甚至认为没有任何区别,对障碍跑运动项目产生轻视的态度,学生的态度是影响障碍跑教学最直接的因素。
(二)教师教学灵活性不够
体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锻炼学生肢体灵活性的同时也在锻炼着学生的自身思维方式,学生在进行越障过程中,以自身安全为前提,越过障碍物时,对越过的方式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教师在教学时,无法对障碍跑中的各种器材做到一物多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显得有些许呆板,不够灵活,无法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
(三)器械设施开发不完全
我国的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大型的体育器械无法进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又有一定的欠缺,在对设施开发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从小而多用的器械入手,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推动学生在课上的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训练方法有待改进
障碍跑这项体育项目,不仅对学生的体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还对学生在越障过程中的技巧有着一定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器械的研究不够充分,对器械的使用没有做到良好的开发,学生自身的运动技巧掌握较慢,因此,改进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在教学时的重点。
二、障碍跑器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一)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小学虽然是学生人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不可小觑。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开展障碍跑体育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得各种各样的障碍跑器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使学生沉浸到游戏式的学习中,有助于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
(二)锻炼学生体魄
体育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的肺活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障碍跑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训练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开展游戏化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障碍跑中的各种器材,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锻炼学生肢体协调能力
障碍跑体育运动项目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体能,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越障技巧,比如在通过独木桥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在进行攀爬动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肢体协调能力,又或者在匍匐前进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这都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需要。因此,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体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障碍跑中的各种体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锻炼,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
(四)优化教师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以口头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内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对障碍跑中的各种游戏器材进行有效的开发,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跃,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在现代化教学条件下,教师通过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和手段,能够极大地改善现阶段下的体育教学状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适宜的学习环境,深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三、游戏化教学中,障碍跑设施有效开发途径研究
(一)利用荡绳子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障碍跑体育运动中,有很多的教学器材,但是这些器材在上课时却很少用到。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对障碍跑中的各种体育器材进行评估,选取出适合学生开展游戏的体育器材,并根据体育器材设计相应的游戏规则,从而助力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荡绳是障碍跑中最有趣的一个环节,也是特别适合学生开展游戏化教学的一个关键性器材,教师可以以此为中心,设计游戏化的教学课堂。比如,将绳子的一端牢牢固定在离地一定的高度的地方,高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平均身高来设置,让学生能够紧握绳子,抓住绳子在空中短时间游荡,体会身体在空中摆荡的感觉。当学生掌握基础的动作之后,教师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比如:让学生经过上一个障碍物之后,迅速进入到跳绳环节,每个学生快速跳绳50下,然后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看谁用时最少,速度最快。与此同时,让学生在离地一定高度的荡绳上做来回摇摆动作,看谁在空中转的圈数最少,这一过程可以有效使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自己身体在空中的感觉,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感知能力。
通过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对于障碍跑中的各种体育器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障碍跑运动方式的锻炼,从而深化体育课堂内容的改革。绳索是障碍跑中最常见的器材,通过将绳索与花样跳绳相结合,并将其转化成游戏教学的形式,这样可以使得绳索在课堂的应用中得到有效的开发,锻炼学生在运动中的肢体协调性以及合作协调配合能力,这对于学生在障碍跑中的运动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二)利用独木桥展开游戏教学,锻炼学生肢体协调性
独木桥是障碍跑中一项非常有趣的关卡,这一关主要是考验学生自身的平衡性。因此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体育器材,设计相应的游戏教学环节。独木桥这关主要是考验学生的平衡性,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也应与独木桥的平衡性有关。比如,教师利用水盆和水为游戏道具,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端着水盆在独木桥上做折返运动,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剩余的水量最多,以小组为单位计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肢体协调配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对于障碍跑的理解更为深刻,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障碍跑中各种体育器材的特征,并充分结合其器材属性,设计出符合学生心性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的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对独木桥障碍跑器材进行有效且合理的规划,将其作为游戏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得到障碍跑运动项目的锻炼,从而最大化的提高游戏器材的利用率,改善学生的体育课堂运动方式。
(三)利用跳背接力跑开展游戏教学,提升学生体能
跳背接力跑,是一种传统的游戏方式,俗称跳山羊,对学生自身的弹跳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这一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开发,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小组划分,比如根据学生自身的身高、体重,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保持人数一致,由第1名学生开始当山羊,然后由第2名第3名第4名学生轮流跳跃,然后第1名再跳过第2名第3名和第4名,第4名最后第3名,再跳第4名,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这是一项非常激烈的体育竞技比赛,通过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将跳山羊这项游戏发挥到极致,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体能。
在体育课堂游戏化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对其中的各种体育器材进行有效和充分的开发,并设计出新型的游戏环节,从而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以另一种形式来锻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体能训练,提升学生的体能。跳山羊这项运动非常考验学生的体能和耐力,通过将跳山羊转变成跳背接力跑的教学形式,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障碍跑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接力跑中的标准姿势,保障学生在障碍跑中的安全之外,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
(四)利用撑杆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障碍跑中的各种游戏器材,设计合理的游戏教学环节,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在障碍跑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挑战,名为撑杆跳,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通过对撑杆跳进行有效的改进,以最常见的游戏两人三足为例,通过将学生的左右脚固定在两根撑杆跳上,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行进的最快。两人三足游戏比赛,不仅考验学生在课堂上的配合度,还考验学生自身灵活性,特别是自身平衡能力的掌控。教师先向学生简单一下游戏的规则,以哨声为令,当哨声响起时,比赛开始,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向前移动,到达终点之后,触摸比赛线,停止计时,比较学生的比赛成绩。通过对撑杆跳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其更加符合团队游戏模式,通过采用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犹如各种越障比赛,与学生平时所训练的障碍跑体育项目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在开展游戏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对体育器材项目进行有效的开发,使其能够充分与游戏课堂教学相结合,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和成长。将撑杆跳障碍体育器械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其发展成两人三足的游戏器材,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对游戏器材的最大化利用,并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总而言之,障碍跑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这项运动进行深刻的认知,使其更好地掌握其中的体育训练技巧,并且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探索出更加适合当代小学生障碍跑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同时,对小而多用的器械进行有效的开发,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化的学习形势下,教师有效的训练方法,能更好更快地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文彪.刍议初中体育障碍跑拓展训练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21):85-86.
[2]俞向阳.体育课堂的突围与创新——例谈小学三年级“障碍跑和游戏”体育课堂故事[J].中国教师,2020(9):40-43.
[3]马微,刘磊磊.兴趣跑与障碍跑融合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分析[J].田径,2020(9):78-80.
[4]胡星光,黄胜芳.当体能课遇到“障碍跑”[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7):85.
[5]张丽莉.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五年级障碍跑教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31-34.
[6]包晓雪.“意义发现”课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设置人体障碍跑教学为例[J].休闲,2019(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