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例谈利用数学活动课让学困生“活”起来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在初中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本文旨在结合数学活动课课例,讲述如何利用活动课让这些学困生真正地在课堂上“活”起来,笔者用课例教学叙述整个过程,分析课例的教学要点和注意事项,并总结学困生为何更容易接受数学活动课的原因。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活动课;教学实施过程

现在这个新时代,随着新科技新事物不断涌现,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敏感程度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提高,但同时也让他们对于一些长年没有新的变化的事物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抗拒心理。数学讲求的是一种数学思维锻炼,很多时候数学课本虽然努力跟上时代,可是知识本身很难跟上新事物的一些变化,无法产生代入感,使得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日渐减退。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情况下,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他们并非有脑力方面的困扰,也并非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可是他们无法对数学产生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就是老师传授课本知识,把课本的知识讲透、练透,学生从课本的知识中进行理解、掌握和深化,然后在数学考试或者数学应用的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简单说起来,就是老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接着练习,最后考试,分数就代表一个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情况了。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有一部分同学从小学开始,可能会属于慢热型的人格,对于数学知识掌握没有其他同学这么快,一开始还能跟着其他同学的步伐慢慢前进,但是越来越发现自己总是跟不上别人的步伐,接着就是掉队,随着年级越来越高,他们发现数学这个科目的知识越来越难,就已经放弃了挣扎,成为了老师口中的学困生。

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数学课本中被大部分人遗忘了的一个知识宝藏——数学活动课。我们尝试从数学活动课入手,去让学困生“活”起来。在探究过程发现了可以让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中大放异彩的方法。

第一、采取游戏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带来的成就感。现代家长也许都比较头疼孩子玩游戏这个事情,因为游戏的确也是一种双刃剑,它可以让孩子益智,但是同时也会使孩子“玩物丧志”。但是对于数学而言,若能引入游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是达到了数学“在玩中学”的目的。例如在探究过程中,引入了来自日本的“数墙”游戏,它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数独游戏,它更具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数墙的规则是:每道谜题都有若干数个格子,一些格子中都包含一些提示数(如图1-1)。游戏的目的是通过分离提示数字来建立岛屿(白色格子表示岛),每个岛屿只包含一个提示数字,每个岛屿中的格子数与该岛屿中的提示数字相等。学生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建立数墙(黑色格子),使得岛屿之间互相垂直或者水平隔离,墙所构成的区域中没有2×2或者更大的矩形,墙可以构成一条连续的路径(如图1-2)。

在这一节数学活动课中,全班所有的同学都拿起了铅笔去尝试建立数墙,即使是班上的学困生也是不遗余力地尽力思考,因为这个游戏并不需要任何数学知识基础,它需要的就是学生对于几何建模思维和空间思维的掌握,令人诧异的结果是,全班第一个完成的同学,竟然是班上平时毫不起眼的学困生建华,他第一个举起了高高的手,我马上到位进行检查答案,我非常大声地向全班同学公告:建华同学第一个完成数墙游戏,而且完全正确。这时他平时数学课堂上那呆滞的眼神显得特别明亮,因为他在这节课获得了成就感。

这种课例的教学要点主要是游戏的选取,游戏最好是选取新颖的,游戏规则通俗易懂的,而且容易操作的。

第二、利用动手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给予的现实感。《用尺规作图画五角星》这节课,既让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也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产生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如下图是《用尺规作图画五角星》的具体过程,过程中体现了尺规作图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数学知识,渗透了逻辑思维,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在这节课当中,学困生并不用预备太复杂的数学知识,也不需要参与太深刻,过分有难度的数学难题,他们表现出异常的积极性,摆弄其直尺和圆规,把他们认为最漂亮的五角星做出来然后自己涂颜色。

第三、采取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课堂的参与感。这里《轴对称有关的思维训练课》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课前事先做好准备,还有提醒同学们准备好尺子和铅笔,然后在纸上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时也许有些学困生并不记得,就让同组的同学去当小老师,在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和帮忙下,学困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关键还能体验到小组合作的精神。准备好老师要求的图之后,就开始了本节课的第四个任务。

第四、利用自由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新鲜感。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P88页活动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结以上的课例可知数学活动课切入点比较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吸引了学困生的注意力,也受学困生欢迎,使学困生在数学课中“活”起来,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