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对知识的积累,阅读成就素质。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一大重点,对学生素质和教师工作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阅读,小学阶段是打基础阶段。只有打好阅读基础,才能更好地进阶,但由于6-12岁正是贪玩的时期,小学生私底下很少会去主动阅读,接触最多的读物就是语文教材,主要阅读场所就是课堂。针对于此,教师要将课外阅读好物带到课堂上,丰富学生阅读经验,拓展学生阅读面,本文主要从小学高年级角度进行讨论分析,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课内阅读;语文;课外阅读
小学生阅读基础差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读书机会,好书读得太少。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伟志向,现如今小学生接过了时代接力棒,应当奋发图强,努力去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从而完成了周总理的志向。当前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举动吸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但如何保证阅读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重要思考问题,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阅读资源,将课内课外阅读进行整合,让学生更深度地接受阅读教育。
一、打造阅读情景,培养学生阅读审美
新课改提倡“五育”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知识基础之上,教学“德智体美劳”五种能力,其中“美”为审美能力,是“五育”教学中的一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这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新教学政策。不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美产生兴趣,要与阅读教学进行结合,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蕴藏的美和情操,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为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内阅读内容,寻找相似的课外阅读内容。再将内容打造成阅读情景,挖掘审美情感元素,培养学生阅读审美思维。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红楼春趣》一课时,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时要根据课内阅读文本故事内容、故事情节、文本体裁、故事情感,本节课选自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红楼春趣》讲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那么教师选择课外阅读文本的方向可以是同篇小说,《红楼春趣》故事中有很多的人物,算是大观园一次集体活动,首先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红楼春趣》故事内容,给学生深度解读《红楼春趣》,教师:“虽然看似是一场风筝游戏,少爷小姐们在嬉闹,但却从侧面指出了每个人的命运,放的是风筝,写的是命运。”当学生对这篇文章了解透彻后,教师就可以选择找《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其他的集体活动篇章,如《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这是一次集体活动,他们的谜底都隐喻着自己未来的命运,亦猜的是谜语,写的是命运,这与《红楼春趣》大相径庭。随后引导学生根据谜底,去来思考人物的命运,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情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自主地去探究去思考,在思考和谈及过程中形成阅读审美,促使学生审美情感,塑造审美思维。
二、依据体裁拓展,丰富学生阅读积累
教育学家多次指出“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上,而是在课外。”其指出教学多面性,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学知识和形式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将课内课外相融合,在教学中给学生不断拓展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为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课内阅读文本体裁去拓展课外阅读文本,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实践阅读,丰富学生阅读积累。
三、巧用单元教学,串联课内外阅读
随着教学的改革,单元教学模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采纳。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单元教学是在串联整个单元基础上,还要拓展课外知识或文本,但是,以往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通常只用上课前几分钟,将本单元所包含的课时内容、知识点、生字词进行串联,并没有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没有体现单元教学的本质。为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内外阅读单元教学时,要先了解单元教学的意义,再关联单元下的课内外阅读文本,通过这种方法,将课内外阅读串联起来,培育核心素养。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串联课内单元,找到串联点。本单元主要有《七律长征》与《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课文,三篇课文的串联点是文章背景和故事线,《七律长征》发生在1934年10月,《狼牙山五壮士》发生在1941年10月,《开国大典》发生在1949年10月,三篇课文时间线是紧挨着的。那么教师可以先将《七律长征》与《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进行融合,设计一个串联语:在长征结束后的第五年,在河北保定发生了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他们是《狼牙山五壮士》,最后再由这两篇故事引出《开国大典》。期间教师可以穿插一些课外历史故事,如长征之后还发生了强渡乌江和四渡赤水革命故事,那么利用视频进行穿插。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清了革命时间线,让学生了解到了革命英雄身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师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融合,依据阅读体裁去拓展知识,打造阅读情景,培养学生阅读审美、丰富学生阅读积累。再巧用单元教学,将课内课外读物进行串联,培育了语文核心素养,拓展了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黄亚芳.以教材为平台,构建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之整体——小学语文教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J].学苑教育,2016(7):1.
[2]黄远珠.立足课堂放眼课外——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之探究[J].名师在线,2022(13):4.
[3]娜李.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融合的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论坛,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