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以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鲜活的人物形象,含蓄深刻的主题意蕴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品悟,在阅读品悟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提升人文素养。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统编教材第一单元《百合花》《哦,香雪》为例,结合教学实践,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体悟情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等方面进行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阅读 ;体验

一、小说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受传统小说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小说教学程式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拿到教材,首先想到的是作家作品的背景介绍,然后是主要内容的概括,主题思想的总结,写作手法的分析。这四个步骤看似井然有序,殊不知已经把一篇完整的美好的小说分解得支离破碎,这样的教学违背了小说的文体特点,也破坏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样的课堂是“灌输式”的课堂,学生接受的不是小说本身而是教师对小说教学程式化的结果。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小说,也没有体验到其中的美感,这样的教学是机械死板的,是需要引起教师反思,是需要改变的。

二、小说阅读教学路径的探究

(一)对话文本 体验情节内容

黄厚江老师提倡的“本色语文”教学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原初体验,黄老师认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把学生原初的体验作为教学决策的出发点,让学生阅读文本,直接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阅读教学才能获得很好的成效。

《百合花》《哦,香雪》两篇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一篇写于解放战争初期,说的是战争年代的故事;一篇写于改革开放不久,说的是小山村年轻人的故事。同样是青春,但是内涵和表现形式却有不同。新高一的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小说的情节内容。《百合花》和《哦,香雪》这两篇小说不同以往以情节取胜,而是一种散文化的小说,是叙事与抒情融合于一起的诗化的小说。比如《百合花》,学生能从初步阅读中体验到散而有序的情节内容,在护送-借被子-小通讯员牺牲的情节叙述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逐渐鲜明,学生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人情美与人性美。在阅读中,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百合花被子的意蕴也逐渐显现出来了,战争年代青春的主题也凸显出来了。

学生在仔细阅读《哦,香雪》之后,会发现小说呈扇形结构,由火车开进山林,姑娘们迎接火车,再引出香雪的故事,整篇小说也在慢不经心的叙述中展开。火车停靠一分钟,引出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的画面,点面结合,再引出香雪独自踏上火车,用四十个鸡蛋与女学生换自动铅笔盒这个“点”,最后叙述了香雪带着铅笔盒一个人徒步回到了台儿沟。香雪的出现只占小说的一小部分,但是香雪的形象已经走进学生的心里。在对小说情节的阅读体验中,改革开放初期山村青年对现代文明追求的主题也显现出来了。对文本的感受,对情节内容的体验,需要阅读者主动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中去体会、思考、探究,学生能体验到这两篇小说散文化的特点,感受到内容的含蓄美。学生的个性体验对阅读小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品析细节 体验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一篇小说,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丰富多彩的画面离不开具体的细节的描写。小说中的细节,往往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说中的细节虽小,但是它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它能够让情节更真实可信,人物更生动丰满,主题思想更深刻丰富。

新教材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赏析“细节”,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百合花》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一次激烈的战争,但是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场面,而是以女性细腻的笔触,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助大量生动的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小说的主题思想。例如,在写到小通讯员回部队前的细节时,“看见他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在他耳边抖抖的颤动着。”就是这一枝“野菊花”,把小通讯员的天真、淳朴、热爱生活的品性鲜活的表现出来。文中还有四处对“破洞”的细节描写,第一次借被子时被门划开,表现了小通讯员腼腆、羞涩的心理;第二次回部队前对破洞的描写,写出我对小通讯员的依恋;最后两次的描写,表达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愧疚、痛惜与崇敬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这些细节描写,在品析中感受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美好品质,体会到“没有爱情的爱情的牧歌”的人情美以及军民鱼水之情的崇高的主题。

《哦,香雪》是一篇意境很美的小说,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群纯真、善良、朴实的山村女孩。在这些女孩中,香雪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例如,描写香雪的美丽纯洁,作者抓住外貌细节的描写:她的眼睛是“清如水晶的”,面孔是“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此外,作者还善于从心理活动、景物描写等方面展现香雪丰富的内心世界。小说在写到她害怕的心理时,“黑幽幽的大山”“小树林发出的悉悉索索的声音”都让她害怕。香雪原本就胆小,但是却能一个人登上火车,这就又能体现出她的自尊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写到她战胜恐惧时,“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小说的很多细节描写都能真实的反映人物的心理。“细微之中展形象,细微之处见实质”,品味细节,才能更好地鉴赏小说。

(三)关注视角,体验叙述特点

英国的乔纳森·雷班在《现代小说写作技巧》一书中说:“我认为,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角起着决定作用——所谓视角即叙述者与他讲的故事间的关系。”他的话告诉我们,小说的视角还体现了小说家希望读者看到什么。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也要引导学生去赏析小说的叙事特点,感知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小说的整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从小说叙述者的限制分类角度来说,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叙述、限制叙述、纯客观叙述三种。全知视角,又称零度焦点叙事。叙述者无所不知,所以又被称为全知全能的视角,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限制叙述,又叫有限视角,常常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即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

在《百合花》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在“我”的限知视角的扫描下,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一一亮相。“我”是叙述者也是故事的“见证人”,小说由”我”的叙述引出整个故事,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年轻女文工团员,由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执行任务,一开始,他就“撒开大步”,“把我撂下几丈远”,没看我一眼,有时候又放慢脚步等我,总是跟我保持着一段距离。在“我”的叙述中,小通讯员腼腆、害羞的形象逐渐在读者面前显现,读者在“我”的带领下,慢慢走近小通讯员,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在我让小通讯员帮忙借被子时,又引出了新人物——新媳妇,这就是有限视角渐次展开叙述情节的魔力,小说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活动,展示了他们美好的形象,这也是这篇小说叙事的力量所在。

《哦,香雪》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偏僻山村的人情美。小说开头就用全知视角来叙述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打破,通了火车之后的变化。用全知视角俯瞰整个台儿沟,让读者感受到象征落后、封闭的古老群山和象征现代文明的火车的碰撞。主人公香雪在作者全知视角下的性格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单纯平静到受伤害后的不平静再到自信、骄傲的心路历程。因为全知视角的叙述,小说还设置了凤娇等次要人物对比突出香雪的形象,用女同学“故意”一遍又一遍的询问香雪一天吃几顿饭,以及明知香雪的铅笔盒是小木盒还要询问等情节,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女同学的无礼与傲慢,香雪的单纯和善良。作者始终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冷静的叙述故事,引领读者从不同角度去体会人物的形象,感知小说的主题。由此可见,小说是“用叙述为我们造成一个世界”。“叙述”对于小说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展开,主题的体现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小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品味小说叙述的特点,体会小说不同的叙述角度所体现出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

(四)品读鉴赏,体验语言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体验语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体验情节、形象、叙事特点都将无法展开。因而,揣摩语言是鉴赏小说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小说的语言之美。

如何去鉴赏小说的语言呢?首先去体验小说语言的特性,不同于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小说的语言在于描摹性。一篇好的小说,可以通过富有特色的词语,生动传神地将环境、生活场景及人物的精神世界描摹出来。如《百合花》中,“我”问他有没有娶媳妇时,小通讯员“飞红了脸”、“忸怩起来”、“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等词语非常真切传神的把小通讯员的羞涩的心理揭示出来。《哦,香雪》中,香雪最后换到了铅笔盒,回到了台儿沟时,“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作者给予群山以人的情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颇具感染力的词语描写了群山的感动,进而体现了香雪骄傲而满足的心理。

小说是贴着人物写的,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可以通过人物语言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如《百合花》中,在小通讯员没有借到被子时,我问他,小通讯员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从他的话中,我们读出了小通讯员没有借到被子的尴尬与气恼,也读出了他的耿直与率真。知道是新媳妇的新被子时,他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小通讯员的善良与可爱跃然纸上,不必说作者喜欢上了他,读者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战士。

不同的作家体现不同的语言风格,在鉴赏小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作家的语言特色。茹志娟和铁凝都是女性作家,她们的语言是细腻的,感性的,丰富的,富有象征意义。散文化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让文本散发出质朴、清新、柔美的气息。《百合花》中不管是叙述还是描写都给人以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例如:去包扎所的路上的景物描写,被“雨水冲洗的青翠水绿,珠烁晶莹”。就连“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语言读来是那样的清新自然。《哦,香雪》中,香雪换到了铅笔盒,在回来的路上,她感觉到“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语言充满诗情画意,营造出了小说优美的意境,体现了香雪美好的心情。在阅读鉴赏中,学生能感受到两篇小说中语言的象征意味,纯洁、高雅的百合花象征着年轻媳妇的美丽与高洁,多次出现的铅笔盒象征着香雪对知识、对文明的追求,这些意蕴丰富的词语需要学生去仔细品悟。

总之,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决定了其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新课标对小说教学也提出了多个要求。在小说教学邻域,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体验情节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把握叙述特点和品味语言特色等方面去鉴赏小说,认识小说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

[2]黄厚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共生关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7(11).

[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