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巧用激励评价 领略数学魅力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激励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教学中要遵循激励性评价的原则,寻求激励性评价的方法,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通过探索领略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从而使其更加愿意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语言激励;分层激励;亮点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其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 80%~90%。”激励评价在小学课堂中非常普遍,小学生喜欢被表扬与激励。这可以证明,教师通过对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也能让学生激发自己的内在动机,从而爱上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还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进行纠正,让学生不断对其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不良学习习惯扼杀在摇篮里。所以,综上所述,将激励性语言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老师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并在老师的激励中不断学习,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平时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但在这里笔者认为,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评价手段,激励性评价就是评价手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下面将重点介绍如何将激励语运用在数学课堂中。

一、语言激励—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情感寄托,是建立融洽、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石,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直抒己见,敢于质疑问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成为孩子创造的天地。由此可知,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对数学教师而言,要确保在语言表达准确的前提下发挥其激励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让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内在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让其能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此外,运用激励性语言,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偏差现象,使同学能不断调整学习方法,纠正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将激励性语言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1:一名教师在对“平均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五天门票售出张数的了解(1200张、1400张、1000张、800张、600张),进而估计平均每天能售出多少张门票。老师提问后,学生们开始踊跃作答,1300张、1100张、1000张、900张、1500张等都是学生通过估计给出的答案。在这时,教师并未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知晓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不是正确的。教师说:“你们确定自己估计得是准确的吗?请大家自行计算一下。”学生们通过计算,最终证实估计结果为1000张的学生是对的,教师也对这部分学生给予了肯定,这些学生很开心。教师赞扬着问他们:“你们的估计为什么这样准?”并对刚才估计1500张的学生提出任务:“你去采访他们好吗?”这样引导,让估计1000张的学生很愿意讲出自己的估计过程。到此环节,教师本可以结束话题开展新的教学,但教师转头问向估计是1500张的学生:“听了他的想法,你现在的想法是怎样的,能说出你的想法吗?”这位学生也很乐意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教师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并说:“他通过同伴分享的估算方式,得到了自己的启发,学到了很不错的学习方法,很棒,大家给他鼓掌。”教师通过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能纠正错误的思想,并从错误中得到启迪,大大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自信心,相信在今后的课堂中,这位学生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能大胆参与,讲出自己的想法。

二、分层激励—产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评价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关注的重点,确保评价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减少损害学生自信心行为的发生。”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适时、适地、因人而异。我们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学生。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评价,才能及时强化他们的优点,获取学习的主动力。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摒弃绝对化的评价方式,要知道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思考都各有不同,应允许他们的存在。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案例2:下图给出的是某个平面图形的两条边。

(1)如果把这个图形画完整,它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①圆 ②三角形 ③平行四边形

④长方形 ⑤正方形    ⑥梯形

(2)将其中你最喜欢的图形画出来,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案例3:在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先复习20以内的加法,因为最初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各有区别,所以在上课之前需对学生进行摸底排查,然后分组练习,首先将会算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生分在一起,其次将对这部分知识不了解的学生分在一起。然后借助拥有长车厢的火车,对其车厢内载客人数进行标注,如:

当车厢到站,由于火车上的人会面临上车和下车的情形,所以其人数处于不断变化中。我们通过对他们上车下车的分析,自己出题并计算答案。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对20以内退位减法有所掌握的学生会这样提问:1号车厢下车8人,还剩多少人?(14-8=6)而没有接触过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生会这样提问:1号车厢下车8人,还剩多少人?(9-8=1)

或是5号车厢上车5人,现在一共多少人?(7+5=12)

这两道题都是开放题的表现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考察,使学生能通过自身创意的体现,从而获得更高层面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三、多次激励—唤起兴趣

德国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教师生动的激励性语言,能大大激发课堂上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思考问题时没有考虑全面,或周边学生对学生思考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容易犯一些重复性错误。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不太自信,再加上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掌握度不好,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的学生,可通过激励性评价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自我剖析现在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不足之处的成因进行反思,从而更好的确保自身掌握良好的教学知识。

案例4:在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出示问题:“小丁身上有15元,他买了标价为1.5元/瓶的牛奶共买了四瓶,然后准备买标价为2.5元/瓶的水,那么他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瓶水呢?”

面对这种问题时,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计算太过困难,所以不知道怎么入手,通常情况下是做了第一步就不知道怎么继续第二步了,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很重要了。教师可以对条件重要性进行反复的强调,让学生知晓每一步的作用。让学生指导,1.5元/瓶的牛奶,四瓶一共多少钱?帮助学生对解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和解决,使学生能在老师的激励性评价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四、多向激励—增强兴趣

“皮格马立翁效应”作为教育史上的著名效应,最先开拓者是教育家罗森塔尔,他通过潜力实验也可叫做一般智力测验的运用进而进化而来的。首先,他在各班中对少部分学生进行随机抽取,然后故意在任课老师面前强调,他抽取的这几个学生都是潜力性最大的学生,其实本质上是他随机抽取出来的。然而,等到八个月后,他随机抽取出来的学生提交的学习成绩单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明显超过其他学生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么神奇的效应呢?在这里面其实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所以教师时刻鼓励这些学生们,使他们能奋发向上,不断前进。马卡连柯说:“教育本质上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只要教师将自己的心放在学生身上,永远相信学生会给自己惊喜,并时刻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对学生进行多向评价,就能激励学生奋勇向前。

案例5:周日,四(1)班中队少先队员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其中,为了给敬老院老人买慰问品,中队长共带了36元钱,已知商店中的食品千克价格表如下所示:

要求:(1)买的慰问品至少要有四种食品;(2)总体花费共36元钱;(3)请你帮忙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购物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知晓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外,更要明确知晓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既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给予关注外,更要明确知晓学生在学习数学以后,有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利用平时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多向性激励评价,既能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又有助于提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更重要的是,明确知晓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表现情况,这种教学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学习,促进激励性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本题的测试既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也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了解和生活知识的关注。

五、亮点激励—提高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总有一天会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以园丁的角色而存在的,教师只有爱护学生,学生们就会小树苗一样健康成长。作家要想完成一篇宏篇巨著,在整个完成的过程中必然遭受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对作家来说,平时许多“诗内”和“诗外”的工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要作家身上有灵感并捕捉到灵感,就能让作家通过不断创作创造奇迹。换言之,我们现在的学生就犹如作家一样,学生会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想法,也会有许多灵感,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去捕捉自己的灵感。有时,学生会冒出很多有价值的想法,但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导致他们自己没意识到这些想法的价值。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站得高望得远,所以当学生有新的想法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和鞭策,使他们能时刻知晓自己身上其实也有闪光点,从而自信的去面对一切困难。比如在对《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去自学,等到学生自学完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习,你学懂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讲述的也是书上的内容。然后就会有细心的学生指出:“我发现在字母和字母相乘的过程中,可以省略他们中间的乘号,比如s=v×t也可以写成s=vt。”这部分内容书上并没有展现出来,但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运用,充分理解了学习的内容,使得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所以,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要适时激励,让学生明确知晓提高认识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师的激励中,学生也能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愿意去学习数学。

总之,激励性评价是轻抚孩子心灵的手,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之日渐张扬,使之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策略多种多样,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浓,更愿意去拓展思路,增强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爱华.评语巧用在数学中的魅力——谈谈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怎样巧用评语[J].读与写,2017.

[2]徐凤萍.巧用激励性评价,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08(12):1.

[3]江金梅.感悟数学思想,领略数学魅力[J].考试周刊,2016(68):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